國旅低迷新出海口 台灣飯店品牌勇闖日本賺觀光財
台灣本土飯店品牌少有成功輸出海外的案例,但在觀光強國日本,已有DoMo、敦謙雀客旅館、捷絲旅等3大MIT品牌陸續插旗站穩腳步,在國旅低迷的氛圍下,各界正在驗證,處於觀光上坡路段的日本,能否成為台灣飯店業的新出海口。
日圓貶值持續助攻全球赴日觀光熱潮,據日本觀光廳公布的資料,2024年訪日外國旅客數年增47.1%,至3686萬9900人次,創下新高,訪日外國旅客消費額也首度飆破8兆日圓,較2023年暴增53.4%,台灣旅客消費額僅次於中國客、衝破1兆日圓,贏過韓國、美國、香港等旅客。
雄獅旅行社總經理賴一青表示,日本大都會的房價較疫情前翻漲倍增,最大原因就是大批觀光客湧入,「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反觀台灣,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年1到11月出國旅客人數高達1552萬3300人次,來台旅客則為695萬4067人次,台灣旅客熱衷出國,觀光逆差龐大,國內旅館業的營收也下滑,去年旅館業營收約新台幣60.4億元,年減10.7%,和疫情前相比,也衰退11.5%。
立足日本觀光強國業者:精準定位更勝規模戰
DoMo董事長李奇嶽對中央社記者,「我就是在台灣做不贏人家,才遠走他鄉來日本發展」,當他娓娓道來營運計畫與客源分析,則能窺見其精準的產品定位。
DoMo是台灣第一個以民宿跨國連鎖經營的集團,獲得國發基金投資,正籌備國內興櫃計畫,目前在東京共有4個旅館與民宿,2024年總平均住房率高達90%,在台積電熊本廠區附近興建的新據點,也將在今年中開張。
DoMo集團在東京的據點中,有5成旅客是歐美客、台灣客3成、日韓客2成。李奇嶽表示,「日本客不是我的目標,他們更青睞本地飯店集團,因為日本人自認不會講英文,會造成飯店員工的麻煩」,所以DoMo不會去風景區經營日本客為主的飯店,而是要守著外國客眾多的大城市,台灣服務業質量不會輸給日本,外文能力也相對日本優秀、國際連結性更強,比起日本連鎖飯店更能吸引國際客。
晶華酒店集團旗下「捷絲旅」JustSleep品牌則在疫後首度插旗日本,與業主日本地產開發公司MINATOCREATE合作,首間海外據點落腳大阪心齋橋,2023年開幕至今,平均住房率高達8、9成,有70%客源來自台灣,其餘以港澳客為主。
「台灣飯店品牌要進軍日本,一定要精準設定目標客群,否則就陷入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台北晶華酒店集團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筠分析,比起日本連鎖飯店集團,以大量體規模作戰,客源廣納國際客、日本客,大阪捷絲旅有70%左右都來自台客,櫃檯人員「中文、台語攏ㄟ通」,早餐也會準備肉鬆、滷蛋等台灣小吃,滿足台灣人海外旅遊,有時會思念家鄉味的需求。
此外,在台灣和日本都有據點的連鎖飯店集團敦謙,也將旗下雀客旅館CHECKinn品牌輸出日本,在東京、大阪陸續展店,智慧科技成為敦謙最大的優勢,集團以智慧無人旅館起家,開發飯店管理系統、飯店機器人服務,以及訂房平台,都有助於飯店品牌在缺工困境下,繼續擴張版圖。
台灣飯店品牌赴日插旗輕資產克服缺工挑戰
「台灣觀光市場小、淺水養不出大魚」,觀光業者分析,台灣本土觀光旅宿品牌少有輸出國際的成功案例,來自市場小、國際觀不夠,很難出去打世界盃。業者認為,進軍海外的台灣飯店品牌必須要有精確的目標市場,並和業主合作降低投資風險,以「小而美的輕資產模式」會更容易成功。
然而,進軍日本市場的挑戰也不少,張筠表示,在旅宿人才培養方面,首先員工必須具備日文、中文雙語溝通能力,不管是在台灣招募送去日本,或是招募當地人力,在全球飯店業都缺工的環境下,都相當困難。
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也說,要在海外做旅宿生意,語言不通就是一個障礙,必須要找到一定基礎的穩定客源,才能更放心去投資,再者日本對食安問題非常重視,員工招募與旅宿業經營都要符合當地法規,經營複雜度會比在台灣經營更多,不可不慎。
整體而言,疫後國內旅宿業衰退,業者要快速成長有難度,日本觀光業受惠匯率紅利,觀光產值每年都創新高,正處於上坡路段,國內飯店業者期待藉此大啖觀光財,也要有精準策略並克服挑戰。
日圓貶值持續助攻全球赴日觀光熱潮,據日本觀光廳公布的資料,2024年訪日外國旅客數年增47.1%,至3686萬9900人次,創下新高,訪日外國旅客消費額也首度飆破8兆日圓,較2023年暴增53.4%,台灣旅客消費額僅次於中國客、衝破1兆日圓,贏過韓國、美國、香港等旅客。
雄獅旅行社總經理賴一青表示,日本大都會的房價較疫情前翻漲倍增,最大原因就是大批觀光客湧入,「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反觀台灣,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年1到11月出國旅客人數高達1552萬3300人次,來台旅客則為695萬4067人次,台灣旅客熱衷出國,觀光逆差龐大,國內旅館業的營收也下滑,去年旅館業營收約新台幣60.4億元,年減10.7%,和疫情前相比,也衰退11.5%。
立足日本觀光強國業者:精準定位更勝規模戰
DoMo董事長李奇嶽對中央社記者,「我就是在台灣做不贏人家,才遠走他鄉來日本發展」,當他娓娓道來營運計畫與客源分析,則能窺見其精準的產品定位。
DoMo是台灣第一個以民宿跨國連鎖經營的集團,獲得國發基金投資,正籌備國內興櫃計畫,目前在東京共有4個旅館與民宿,2024年總平均住房率高達90%,在台積電熊本廠區附近興建的新據點,也將在今年中開張。
DoMo集團在東京的據點中,有5成旅客是歐美客、台灣客3成、日韓客2成。李奇嶽表示,「日本客不是我的目標,他們更青睞本地飯店集團,因為日本人自認不會講英文,會造成飯店員工的麻煩」,所以DoMo不會去風景區經營日本客為主的飯店,而是要守著外國客眾多的大城市,台灣服務業質量不會輸給日本,外文能力也相對日本優秀、國際連結性更強,比起日本連鎖飯店更能吸引國際客。
晶華酒店集團旗下「捷絲旅」JustSleep品牌則在疫後首度插旗日本,與業主日本地產開發公司MINATOCREATE合作,首間海外據點落腳大阪心齋橋,2023年開幕至今,平均住房率高達8、9成,有70%客源來自台灣,其餘以港澳客為主。
「台灣飯店品牌要進軍日本,一定要精準設定目標客群,否則就陷入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台北晶華酒店集團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筠分析,比起日本連鎖飯店集團,以大量體規模作戰,客源廣納國際客、日本客,大阪捷絲旅有70%左右都來自台客,櫃檯人員「中文、台語攏ㄟ通」,早餐也會準備肉鬆、滷蛋等台灣小吃,滿足台灣人海外旅遊,有時會思念家鄉味的需求。
此外,在台灣和日本都有據點的連鎖飯店集團敦謙,也將旗下雀客旅館CHECKinn品牌輸出日本,在東京、大阪陸續展店,智慧科技成為敦謙最大的優勢,集團以智慧無人旅館起家,開發飯店管理系統、飯店機器人服務,以及訂房平台,都有助於飯店品牌在缺工困境下,繼續擴張版圖。
台灣飯店品牌赴日插旗輕資產克服缺工挑戰
「台灣觀光市場小、淺水養不出大魚」,觀光業者分析,台灣本土觀光旅宿品牌少有輸出國際的成功案例,來自市場小、國際觀不夠,很難出去打世界盃。業者認為,進軍海外的台灣飯店品牌必須要有精確的目標市場,並和業主合作降低投資風險,以「小而美的輕資產模式」會更容易成功。
然而,進軍日本市場的挑戰也不少,張筠表示,在旅宿人才培養方面,首先員工必須具備日文、中文雙語溝通能力,不管是在台灣招募送去日本,或是招募當地人力,在全球飯店業都缺工的環境下,都相當困難。
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也說,要在海外做旅宿生意,語言不通就是一個障礙,必須要找到一定基礎的穩定客源,才能更放心去投資,再者日本對食安問題非常重視,員工招募與旅宿業經營都要符合當地法規,經營複雜度會比在台灣經營更多,不可不慎。
整體而言,疫後國內旅宿業衰退,業者要快速成長有難度,日本觀光業受惠匯率紅利,觀光產值每年都創新高,正處於上坡路段,國內飯店業者期待藉此大啖觀光財,也要有精準策略並克服挑戰。
- 記者: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02月22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