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桓專欄】線上學習課程正夯!有爭議可以退費?!


【劉安桓專欄】線上學習課程正夯!有爭議可以退費?!


劉安桓/執業律師


隨著科技媒體的普遍,知識的進步,人們獲取知識的管道,選擇是越來越多元。尤其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遠距交流或是線上研習等方式,帶動了線上教育的風潮,讓民眾可以透過網路,遠距離的學習到感興趣的知識。根據最新的市場研究 2020至2024全球線上教育市場發展已增長 2474.6 億美元。可隨著線上學習課程的普及,業者與消費者間,因課程買賣的爭議事件也逐漸變多,無論是知名網紅以自身經歷所開的諮商課程,還是線上教育平台退費及課程使用上問題,這些有關線上課程的紛爭,法律是怎麼規定的,處於科技世代的我們選擇線上學習時,又該注意什麼呢?本文以下擬就線上課程的消費爭議相關概念及所衍生的法律問題等進行扼要的分析與說明!


一、線上課程可以要求退費嗎?


依照濟部108年訂定的「網際網路教學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原則上消費者擁有隨時終止契約並請求退費的權利。而其退費方式得約定選擇,按已提供服務比例來結算,或按定期定額方式退費。也就是說消費者若在上課後,認為效果不如預期,或是課程上不符合自己,都是可以主張解約並退費的。而退費方式則是依找當初簽約時,與業主簽訂之契約是選擇以定期定額的退費方式,例如:前三個月退費70%、半年退費50%等階梯形的退費約定,或是以已完課的比例扣除方式計算。


二、常見線上課程兩大爭議?


1.服務品質瑕疵之處理


線上課程是否的以順利進行,除了師資外最重要的莫過於網路平台的穩定性了。當遇網路課程常斷線且收訊不良,或是教師因個人因素時常請假或未能良好的教學時,針對服務品質的瑕疵時,依照定型化契約契約規定,經營者應立即更正或修復,並應賠償消費者該次課程的損失。倘若契約期間已發生3次以上的重大之異常,例如:系統異常或教學內容、教材錯誤等情形時,消費者得請求終止契約退費,並要求業者返還尚未使用之服務授權使用費,加計違約金。


2.收費及退費計價


針對線上課程的退費爭議,實務上有不少業者,會利用「優惠價格」以及「原價」間的價差,向申請退費的民眾從中多收費用。或是在購買時提供大量優惠品,卻要求退費時應以原價計費等。


舉例來說,原價2千元的課,業者推出買10送10,滿額再折5千的折扣優惠吸引顧客購買課程。可當顧客以折扣優惠買到課程後,認為課程不適合時自己想退費時,業者卻以每堂2千元的原價,計算已使用課程的價值,並主張當初滿額折扣的5千元優惠,也應以原價計入不予退費。


考量現行規範中,有關線上課程的定型化契約內雖有規定退費方法,但針對細項的金額、比例,均為業者與消費者自行決定,容易造成業者在約定上出現過於苛刻,對消費者保護過於薄弱情形。因此數位部也正研擬新修草案,希望可以將退費標準的級距透過草案明定,保障消費者在契約中解約的權益避免退費爭議。但由於草案尚在研議還未通過,故而關於線上課程的爭議問題,目前多半僅能仰賴業者與消費者間的契約解決。為避免類似情況,民眾在簽約時務必須注意契約上,有關退費方式的約定是否合理!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劉安桓專欄】蘇丹紅事件 消費者可請求五倍損害?


【劉安桓專欄】立院也驚傳霸凌!遇到職場霸凌怎麼辦?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