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丙喜專欄】正視政府預算審議 它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


【黃丙喜專欄】正視政府預算審議 它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


朝野又鬥又鬧的114年「中央總預算」審議僵局,近日出現立法院長韓國瑜將盡速邀集各黨團召開協商的轉機;然而,主要因它而起的立委大罷免,隨著12日台中新光百貨氣爆事件無端捲起的預算誤解,社會對立情緒反而更高,顯示台灣群眾離民主大國素養之路還很遙遠。


為甚麼說台灣離民主大國之路還很遙遠,這從不少自稱知識分子的人對於何謂政府預算?何謂議會審核?以及其中人民有過的奮鬥血血淚史的無知,可為端倪,值得大家警惕。


立法院的法定職權有六大項,包括: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正副總統彈劾及罷免案之權,對總統及行政院院長提名的官員行使同意權,審查中央政府所提預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倒閣權),聽取總統國情報告,檢察總長任命同意權等。其中,知識分子要格外重視的是,六大職權中只有法律案和預算案需要經過三讀程序,為何?


中央政府預算之所以要如此慎重,因為它在憲政意義與其實等同立法院對行政院長的施政認同權。收入和開支是政府預算的核心。經濟學家稱之為「國家消費、政府支出」,行政機構對於其取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本來就應提出合理及合法說明,立法院不能成了橡皮圖章,被予取予求,有辱人民所託。


人民對政府預算還要有的民主素養是,它不是純粹的經濟預算,也包括政治、科技等因素。政治因素反映在不同的利益體在謀求己利及規避責任。科技因素則反映對預算中的收入和開支的合理預測與效益分析等。民主政治的常態本來就是朝野政黨有不同的施政理念,例如長照立法,固然朝野都同意長照必須通過,但對其預算收支卻有不同立場,並非問題,關鍵在於執政者有無協商誠意。


中央總預算此次僵局之所以能出現轉機,主要在於總統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盡速召集朝野協商,擬定解決之道。賴總統面對少數執政的現實,沒有在上任之時展現聯合政府雅量,失了他順暢執政先機,但彌補不晚,期待他善盡國家領導人的遠見和胸襟。


賴總統曾任立法委員12年及中央地方首長近10年,他應認識政府預算及其審議對於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特別是重大預算的新增計劃,行政院對立法院本來就要充份說明,因為,内容即或部長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固然此次在野立委的統刪做法不一定合情合理,應視個案之不同而有差異,但凍結並非刪除,也不容政府各部會選擇性地誇大,對民眾進行權益性恐嚇。


總之,立法院刪除政府預算,是其剛剛好的法定職責;凍結預算也是政治性必要作為。執政黨主動要求協商才是賴總統更大的民主之道,回歸正途吧!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黃丙喜專欄】賴總統應當有腦子!


【投書】賴總統 請早下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