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長郭智輝規劃「西科技+東健康」 台灣電力2030年前夠用除非「發生這件事」

經長郭智輝規劃「西科技+東健康」 台灣電力2030年前夠用除非「發生這件事」
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首度舉行媒體見面會,現場擠得水洩不通。(圖/趙世勳攝)

[周刊王CTWANT] 上任第11天、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30日舉行媒體茶敘,他提到經濟部未來工作2大主軸,就是「境外關內」和「境內關外」;而國人最關注的電力問題,他表示,已盤點過台電的供電情況,到2030年前供電無虞,唯一的變數是AI人工智慧等產業高速發展;至於核三廠是否延役,他說「即使同意換證,基於安全大概要2年檢查並恢復,要3年後才能啟動。」但他也鬆口,核電可作為備用機組,來因應未來2027年到2029年AI可能的用電大爆發。

郭智輝表示,「境外關內」就是政府帶著供應鏈,到海外國家建置科技或科學園區,在海外提供一站式服務,讓企業在海外沒有違和感,目前在研究是否能在日本九州設立半導體供應鏈的園區,除了支援台積電的需求,也可在當地接日本廠商的案子;而「境內關外」則是將世界帶進台灣,吸引國際百大品牌來台,並將台灣周圍、搭飛機3小時內能到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都視為我們的「內需市場」,讓這約4億人口的商家來台灣參與會展或活動,並以此提升台灣服務業的能量。

郭智輝表示,未來在台灣西部,從台北到屏東都是「科技廊道」,包括半導體、AI、軍工、資安等產業,東部則要形塑成大健康產業,讓更多人選擇台灣作為居住地區,健康、養身、醫美甚至長住等產業發展,未來會透過減稅或獎勵吸引國外優質廠商。

而媒體最關注的還是電力問題,郭智輝再度強調經濟部是執行單位,沒辦法決定核電的去留,目前規定核三廠1、2號機須在今年7月、明年5月停機,若修法通過要延役、就會來處理,不過他也提到,核三廠需2至3年檢查比較保險,這是世界標準,且需核安會同意。

他認為目前台灣供電無虞,但若2025年後出現大量的AI相關產業用電需求,就先用儲電、節電等策略因應,郭智輝舉例,電力供應可視為高鐵座位分級概念,像是坐普通艙的一般人可接受灰電、指定席的客戶要更好的電,需要用綠電者就像是商務艙客人,根據購電者的需求進行區分收費,而未來勢必也會大量增設綠電;引發環團不滿的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郭智輝表示,「完全沒有替代方案,所以一定要推動。」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