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9成!男子頭痛竟是「食腦蟲」入侵 戲水後3症狀快就醫

死亡率9成!男子頭痛竟是「食腦蟲」入侵 戲水後3症狀快就醫
高雄一名男子因頭痛就醫,竟是腦部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入侵造成腦炎,雖經治療仍不治身亡。(示意圖/翻攝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高雄一名男子因頭痛就醫,醫師發現他的腦部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入侵造成腦炎,雖經治療仍不治身亡。醫師提醒,食腦蟲可能存在於不流動的野溪、山泉等水域,經鼻腔入侵人腦,致死率逾9成,提醒夏日戲水,最好不要選擇不太流動的野溪或水池,且若戲水後出現頭痛、頸部僵直、嘔吐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收治該患者的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袁俊文表示,這名男子是以急診入院,主訴頭痛、食慾差、虛弱,左側肢體也無力。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男子左右大腦不對稱,且有著瀰漫性腦病變,不是中風,卻有著浸潤性感染,為釐清病因,除收治住院,也開顱採集其腦部檢體。

檢驗出爐後證實,男子腦內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入侵,造成腦組織被破壞,且腦壓升高,因此有頭痛、肢體偏癱等症狀。

袁俊文指出,「食腦蟲」可能從鼻子經顱底進入人的腦內,之後患者可能出現頭痛、嘔吐、頸部僵硬症狀。臨床上對治療「食腦蟲」導致腦炎,並沒有特效藥,男子住院期間因腦壓高,出現嚴重腦水腫,意識混沌,後因腦壓過高、壓迫腦幹,約一個月後死亡。

「食腦蟲」可能存在於野溪、山泉水,若喝進帶有原蟲或囊體的水,一般會被人的腸胃道消化掉,不用太過於心;但若是因戲水,讓原蟲或囊體進入鼻腔,原蟲或囊體就可能會從鼻腔底部顱底入侵腦內,進而引發腦炎與瀰漫性腦病變,致死率逾9成。

袁俊文提醒,夏季是戲水旺季,民眾最好不要去不太流動的野溪、水池戲水,尤其不要把頭浸在水裡面。若是在戲水後出現頭痛、頸部僵直、嘔吐等症狀,務必就醫且告知戲水史,以利醫師鑑別診斷。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