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入侵至少15校」釀校園對立 台大生氣喊:砸爛連署攤位

[周刊王CTWANT] 近期全台掀起「大罷免」風潮,連署攤位陸續進入各大專院校,引發廣泛關注與爭議,目前已有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逢甲大學等超過15所學校出現罷免連署站,現場亦有學生主動設置攤位,並透過發放食物與飲料鼓勵參與,試圖擴大聲勢,而這也引起其餘學生的不滿。
這波政治行動也在校園內掀起激烈討論,不少學生對政治活動進入校園表達不滿,成大一名學生在社群平台Dcard感嘆,政治活動導致校園內部對立,「搞得大家分派、吵架、互相戰系,這樣真的好嗎?」她呼籲應將政治行動移出校園,以維護純粹的學習環境。
此外,有高醫學生也分享類似經驗,表示雖然尊重不同立場,但不願意在上課環境中被政治聲音干擾,「我們學校也有,我沒支持哪個黨,但真的覺得這很煩。」有學生批評攤位人員在校園內過度主動,讓人感到壓力。
甚至有台大學生氣憤發文,威脅要「砸爛連署攤位」,強烈反對政治力量介入校園,引起社群熱議。雖然事後該名學生澄清言論並表示會理性表達意見,但事件已引發輿論譁然。
北藝大學生亦對青鳥團體在校內設攤連署表達不滿,有人在Dcard上發文直言「學校的罷免團體能不能滾」,強烈反對政治行動進入校園。不過該篇貼文已遭刪除,外界推測可能因承受過多輿論壓力,原PO選擇撤文。
對此,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林三欽也在臉書發表看法,強調雖支持校園言論自由,但提醒學生與教育單位應審慎看待政治活動的校園化。他指出,罷免是高度政治化且帶有強烈情緒的行動,一旦進入校園,恐引發仇恨動員與對立聲浪,違背大學作為理性思辨空間的初衷。
林三欽直言,大學生是「用腦的族群」,校園則應是理性辯論的場域,倘若政治行動過於激進,應回到立法院、街頭或網路等更適合的場景。他呼籲外界應尊重校園的自主性與多元聲音,避免讓異見者噤聲。隨著「大罷免」行動持續擴展,校園內的言論自由、政治參與與學術中立間的界線,也再次引發社會深層討論。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