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避孕藥轉類爭議多時 藥局何時可買到?衛福部擬參考日本經驗規畫

事後避孕藥轉類爭議多時 藥局何時可買到?衛福部擬參考日本經驗規畫
避孕藥品示意圖。(圖/林則澄攝)

[周刊王CTWANT] 在台灣,事前或事後避孕藥皆是處方藥,須由醫師開立後取得,各界對於是否轉為指示藥,爭議多時。衛福部食藥署今(30)日表示,由於此議題涉及層面甚廣,而在上周就已邀請相關團體召開會議,參考日本近年計畫透過醫藥區域聯盟,對象包括16歲以上女性到藥局藥局購買服用後,3周內需到診所回診,但台灣的計畫仍在進一步討論中,目前尚未有定案。

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林意筑今天在「聰明避孕不易外,精準到位沒煩惱」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關於緊急事後避孕藥轉類議題,涉及的層面包括醫藥界、家長與婦女團體,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跟擔憂事項,但其實不論如何,共同的目標都是希望保障女性的健康,為了達成平衡點,上周食藥數已有邀請相關的團體,召開第一次緊急事後避孕藥用藥安全及可行性示範方案的會議。

林意筑說,食藥署在上周的會議,有先參照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23年11月28日開始執行、預計持續到2026年的3月的「關於販賣事後緊急避孕藥品準備事項調查計畫」及初步的研究成果,調查計畫對象為16歲以上女性,總計有340家藥局參與,每2至3家藥局要搭配一間婦產科診所,形成醫藥區域合作聯盟,旨在要求女性在藥局購買後,需在藥師面前服藥,且3周後要到診所回診。

林意筑指出,經日本方面分享經驗後,台灣的衛福部食藥署將收集國內各界意見,希望借鑒他國的作法為基礎,規畫符合我國國情的研究計畫,最重要的是,台灣也要透過醫藥區域聯盟的合作方式,研究一套符合真實世界的操作流程,並兼顧安全性和可行性,擬定並提出人體研究計畫書,等到通過政府審查程序後,就能盡速執行計畫。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