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大塞車!高雄重症患找10多家醫院才收治 送醫「滿腹排泄物」不治
近日高雄一名重症患者因加護病房床位不足,經歷多次轉院後不幸過世,引發社會對急診壅塞問題的關注。對此,台灣急診醫學會示警,今年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恐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並直言急診擁擠的根本原因在於住院床位不足。為此衛福部醫事司本月已兩度召開會議,今(24)日將再找各醫學中心、急診醫學會開會,討論急診住院配床比例,並加強醫院區域聯防機制。
▲高雄一名重症患者因加護病房床位不足,經歷多次轉院後不幸過世,引發社會對急診壅塞問題的關注。(示意圖/Shutterstock)
重症患者跨縣市找床位 最終死亡
麻醉專科護理師林費茱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該重症患者從高雄一路往北找加護病房床位,最後轉院到成大附設醫院斗六分院,無奈病情危急,打開腹腔後,發現腹腔內已充滿排泄物,最後因敗血症死亡。該個案被送到成大斗六分院前,曾透過急診救護醫療平台聯繫高雄、台南、嘉義等多家大型醫院,均無法找到合適的床位,當時遠在150公里外的成大附設醫院斗六分院有空床,雖為地區教學醫院,由於患者病情危急必須緊急處理,救護車趕快駛進急診,醫療團隊緊急開刀,無奈患者抵抗力不足,因嚴重的腹腔感染合併敗血性休克,使用升壓藥急救,仍不敵病魔過世。
令人感嘆的是,患者一路從南往北送,家屬奔波治療,但病人身體虛弱,禁不起細菌來襲而死亡。最後,家屬還需長途跋涉將已逝家人接回家中。據了解,該患者家屬至成大斗六分院時表示,他們從南部某醫學中心轉院,一路隨車救護人員打了很多電話,不過各醫院都說加護病房並無空床而無法收治。針對該案,成大斗六分院方面不願表示意見。
2005年邱小妹死亡事件
這起遺憾事件也令人不禁聯想到著名的「邱小妹死亡事件」,2005年1月9日晚間,邱男帶著4歲女兒邱小妹外出飲酒,至深夜才準備返家。然而,他在國父紀念館附近又與人喝酒,導致女童因疲憊哭鬧,邱男不耐煩,出手掌摑並拉扯頭髮施暴。便利商店店員聽見異常聲響,察覺情況不對勁後報警。
警方到場後,立即聯繫救護車將邱小妹送往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救,醫師診斷其腦部受創,昏迷指數僅7分,緊急進行高級外傷救命術。然而,由於醫院無神經外科加護病床,轉院成為唯一選擇,院方多方聯繫卻遍尋不著可接收的醫院,最終於1月10日清晨5時15分,安排邱小妹轉至台中童綜合醫院。經醫療團隊全力搶救,邱小妹仍因腦部嚴重鈍挫傷,併發急性硬腦膜外出血,於1月23日經腦死判定後宣告不治。
當時因醫療轉診制度不完善,台北市政府災難應變指揮中心的指揮調度失當,導致病童邱小妹在轉院過程中不幸去世。儘管事後衛生單位對台灣急診救護醫療體系進行了整頓,但20年後類似悲劇再度上演,顯示急診壅塞問題依然存在,且護理人力短缺成為關鍵因素之一。
▲急診醫學會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急診壅塞嚴重 恐引發大批醫護離職潮
對此,急診醫學會於22日晚間發文示警,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並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建請政府機關正視問題,並採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現狀。急診醫學會強調,台灣急診壅塞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並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致,急診出口阻塞,導致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除此之外,急診醫學會指出,病房護病比限制之下,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醫院關閉病房,急診住院待床病人滯留情況加劇,以及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失衡,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同樣造成急診壅塞。
急診壅塞應變措施
急診醫學會為此提出了短期應變措施以紓解壅塞,希望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急診壅塞時開放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列管加護病房床位,並且應增加壅塞時所需急診醫護人力,以維護醫療照護品質。另外,急診醫學會建議強化分級醫療,鼓勵輕症下轉,避免不必要轉診。長期而言,急診醫學會建請政府應建立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調整健保支付政策,同時鼓勵醫院在急診壅塞時收治急診病人、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並設立監測機制,掌握各大醫院住院實際可用的床位,以確保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急診醫學會重申,「急診壅塞問題並非僅限於急診端,而是整體醫療體系的問題」。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醫事司分別於本月8日和13日召開兩場會議。(示意圖/ENews資料庫)
急診壅塞問題與解決策略討論
為緩解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醫事司分別於本月8日和13日召開2場會議,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督導並強化急診壅塞醫院病床調度機制,及請各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並請基層醫療診所協助落實分級醫療,今天將再次召開急診壅塞討論會議,以了解前次開會決議策略落實程度,並持續加強醫院區域聯防機制;急診醫學會祕書長李智晃表示,以往急診壅塞時,仰賴各醫院自行調高急診住院病床比例,但勢必犧牲部分門診住院病人的權利,也會影響醫院營收,因此希望由公部門來協助,例如訂定獎勵方案,並集思廣益如何做才能兼顧其他科別。
急診住院配床比例調整措施
衛福部長邱泰源23日出席活動時則表示,針對急診住院配床比例,已經拜託各醫院做最適當、靈活地調整,並請健保署盡快研議,給予足夠的鼓勵措施,以及落實分級醫療,讓急診更有戰力來照顧病人;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指出,先前會議中有醫院提出,安寧等特殊病床應開放收治一般病人,經與疾管署、健保署討論,預估此波急診壅塞情形至3月,因此決議放寬特殊病床限制,開放至3月15日,以增加醫院病床調度機制,減緩急診壅塞情形。
更多eNews報導
快收衣服!10級強風襲台 午後風雨齊發「10縣市」最有感
昨才趕醫院探視…柯文哲父親驚傳病逝 享耆壽92歲
- 記者:寧于晨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