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進家門也送進心門的一份便當!銀色大門串起長者與社會的溫暖連結

送進家門也送進心門的一份便當!銀色大門串起長者與社會的溫暖連結

內容提供=銀色大門

在台灣高齡化浪潮下,「吃飯」這件再日常不過的事,對許多獨居或失能長輩來說,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雖然有許多社福團體投入社區長輩關懷的行列,但有限的人力及資訊落差常使送餐出現斷層,難以為繼。近年來,「銀色大門」出現在全台11個縣市,默默為超過上千名長輩,解決了「這一餐」的難題。

銀色大門不是送餐,而是送暖 每一扇門後都有人在乎
銀色大門是1個由年輕世代主導的社會企業,創辦人孫士姍原是在嘉義就學的大學生,在1次志工服務中即時通報肝昏迷的獨居長輩,因而走進了「老人送餐」這個牽動千絲萬縷細節的產業,並與夥伴們共同成立銀色大門,發願要用科技解決送餐體系中的資訊斷層與人力混亂問題。

銀色大門並不是另一個製作餐點或提供送餐服務的團體,而是串起現有體系下各方斷點的整合平台:一方面與各地的社區據點、基金會、醫院、老人食堂、團膳等合作,整合既有的製餐與配送能量;另一方面,透過自家開發的「長照送餐管理系統」,協助地方單位完成送餐路線規劃、就餐狀況即時回報及長者健康追蹤等任務。團隊以「打開門」為核心意象,紀錄每一次送達與關懷的時刻,每當配送員在系統上回報「未開門」時,代表著長輩們可能需要協助,而這些餐點其實正是獨居或失能長輩重要的「關懷觸角」。

同時,銀色大門亦不將自己定位為慈善組織,而是在永續商業運作中兼顧社會使命的「社會企業」,提供的服務除了政府補助的送餐項目外,也包含愛心支持接住經濟邊緣戶及一般子女付費為長輩訂餐。同時,透過企業CSR合作、個人定期捐款等,讓偏鄉與弱勢長者的餐費補貼不再困難,也支持在地送餐大使計畫,帶動青年、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單親媽媽、高齡等人口,透過送餐參與獲得生活津貼。

2019年成立至今,即使團隊人數至今不超過10人,仍靠著高效的系統與流程管理,創造每月7.5萬份送餐的量能,服務人次累積達178萬人,與43間社福機構合作,並串連各大商業送餐平台即時送餐人力資源,如Pandago、UberDirect、台灣大車隊iLink、LALA MOVE等,送餐服務遍佈半個台灣。在他們的努力下,不只有更多長輩收穫了餐點與關懷,銀色大門的營業額也達到2位數的倍數成長。這樣的規模背後,不只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對長輩生活的深度理解與尊重。

此次於拾光上架的「無毒水耕生菜箱」,正是銀色大門推出的明星商品,前端與無農藥耕種的小農合作,從產地直送新鮮多樣、品項特別的生菜,販售給餐廳及一般民眾;後端透過「銷售累積10公斤,捐贈1公斤」的模式,支持在地老人食堂,用飲食消費支持農民,更回饋銀髮溫飽循環。水耕無毒生菜箱推出至今已販售出6,196箱,總公斤數達5,300公斤,蔬菜捐贈媒合公斤數來到1,718公斤,「讓日常飲食,成為帶動長輩溫飽的方式」的願景,已然落實!
送進家門也送進心門的一份便當!銀色大門串起長者與社會的溫暖連結

推出「無毒水耕生菜箱」,與小農合作產地直送奶油萵苣、火焰萵苣、橡木萵苣等品項特別的新鮮蔬菜,銷售累積10公斤即捐贈1公斤,支持在地老人食堂。(圖片來源:銀色大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高齡社會無疑是未來台灣必須面臨的新挑戰,可除了各種長照政策補貼外,長輩們更需要像銀色大門這樣的親身實踐—他們提醒了我們,在制度與科技之上,最終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讓社會得以前行。
送進家門也送進心門的一份便當!銀色大門串起長者與社會的溫暖連結

以SaaS長照送餐管理系統,將送餐承攬與服務單位整合,透過數位賦能轉動社工紙本行政負擔與每餐關懷難以及時回報的困點,用「科技」讓銀髮友善更容易。(圖片來源:銀色大門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銀色大門為《TOPS台北好購》生活良品館、科技服務館及永續ESG館優質供應商,並於拾光募資平台TOPS台北好購「食在好購專區」上架,歡迎前往了解選購!


延伸閱讀
不只送餐更送上安心!日本和民的宅配便當如何攻下銀髮宅食市場?
銀髮美食的黑船啟航!藉由飲食社交重拾尊嚴與歡樂 打造健康老後生活
攜手IKEA推銀髮族套餐 「銀色大門」更當起獨居長者的專屬foodpanda!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