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環境日 張麗善:減塑呷在地大家吃當季

響應世界環境日 張麗善:減塑呷在地大家吃當季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環境部配合6月5日世界環境日推出「減塑呷在地」市集活動,邀請各縣市環境保護局集聚雲林斗六市膨鼠森林公園,推廣在地優良農作物及倡導低碳飲食,帶領民眾從遊戲中認識各地特色農產品與格外品,學習如何計算食物碳足跡,讓民眾體驗「減塑飲食」及落實惜食行動,並於活動中不提供亦不使用任何一次性產品,建立民眾低碳減塑的觀念。

張縣長表示,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部這次特別選在雲林縣舉辦「減塑呷在地」宣導活動,除了因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能負起全臺灣2300萬人糧食的安全,透過世界環境日鼓勵大家「吃當季、呷在地」,減少食材運送碳足跡,藉由此次活動,串聯起中央與地方、各縣市間的多元夥伴關係,亦是台灣優良友誼的展現,讓環境永續,前進雲林2030,推動雲林成為1個農工商並進的幸福城市。

張縣長指出,雲林縣在響應環境部推動資源回收等各項政策亦相當落實,所以雲林縣是一個轉廢為能的縣市,在抑制揚塵方面的成效也非常的顯著,感謝中央挹注經費改善地方整體環境。今天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宣導減少1次性餐具的使用,無論是飲料杯或是我們的便當盒,都可以使用可循環再利用的環保餐具,鼓勵大家自己帶著自己的杯子或是餐盒外出使用,環境的保護,人人有責,我們都要善盡公民的責任,每1個人從自身做起,永續環境愛地球。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今年活動的主題為抑止土地的沙漠化,還有防止乾旱,強調「土地修復」,配合臺灣現在積極推動的減塑,因為過去人類使用了太多的塑膠袋,所以我們希望用鼓勵的方式,讓大家更能夠努力的來減少塑膠袋的浪費,多用環保袋及環保餐具,養成減塑文化,全民一起來減塑!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雲林縣政府為讓食農教育向下紮根、深入校園,媒合西螺鎮文昌國小,與在地產業「瑞春醬油」、黑豆「將軍企業社」一同研討出在地黑豆食農教育課程,從中建立惜食減塑觀念;在廚餘減量方面,亦大力推動廚餘再利用,與南亞塑膠研發出肥沃且友善環境的雲溉肥,以永續綠化的方式,減少化學肥料使用,並強力發展畜牧沼液渣灌溉,搭配雲溉肥的優良肥力,作物長得好外,環境生態也變豐富,建構循環經濟模式。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