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梅克爾成關鍵 台灣搶下回憶錄中文版權同步歐美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首部親自撰寫回憶錄「自由」中文版今上市,為亞洲少數與德文版同步發行國家,搶下該書中文版權的堡壘文化編輯張詠翔透露,「和梅克爾的一次偶遇,或許是梅克爾選擇堡壘台灣發行的關鍵」。
德國26日發行梅克爾(Angela Merkel)回憶錄「自由」(Freiheit),不同於坊間常見由記者採訪或作家捉刀的名人傳記,「自由」是梅克爾與和她共事長達30年的辦公室主任鮑曼(Beate Baumann)共同撰寫的回憶錄。
書中梅克爾回顧她35歲以前在東德成長的前半生,與35歲後在統一德國步上的從政之路。這條漫漫長路最為人知悉的,是她長達16年、在歐盟及世界政治舞台都深具影響力的總理任期。
16年執政期間,梅克爾歷經全球金融海嘯、日本福島核災、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敘利亞難民危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與烏俄戰爭,她以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近代世界重大歷史事件的珍貴紀錄,成為全球出版界爭相爭取發行的著作。
中文版推手張詠翔:柏林路上偶遇梅克爾緣分打動德方出版社
台灣是少數與歐美同步發行梅克爾回憶錄的亞洲國家,中文版推手、資深編輯張詠翔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分享她與任職的堡壘文化如何成功搶下「自由」中譯版與編輯時的甘苦。
張詠翔透露,梅克爾回憶錄由德國KiWi(Kiepenheuer & Witsch)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競標過程分為四階段,從初步出價到提交行銷計畫,團隊必須在短時間內準備大量資料與德國原出版社溝通,並克服與大出版社競爭壓力。
「成立僅5年的堡壘文化是相對年輕的小型出版社,和那些擁有悠久歷史的出版社相比,沒有顯著優勢。」張詠翔說,「因此我們必須更努力,展現出專業與誠意。」
在競標過程中,她特別撰寫了一封個人信,向德方分享自己在柏林街頭偶遇梅克爾的故事。
「大概10年前,我在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附近過馬路,遠遠看見一位穿著深色大衣的女性,身後跟著保鑣。我們短暫目光交會,直到她走遠後,我才意識到那是梅克爾。」她在信中特別將這段偶遇融入,傳達她與梅克爾的緣分,以及自學生時代即開始的、對德國文化的熟稔與熱情。
除了個人信,張詠翔與團隊也耗時數週,設計完整行銷提案,並以德語錄製簡報影片,最終贏得德國出版社信任,成功拿下中文版權。
消息傳來時,張詠翔和同事正在宜蘭員工旅遊,她形容那一刻「既激動又感動」,然而,這僅僅是挑戰的開始。
「自由」出版與行銷規範異常嚴格,張詠翔表示,德方直至5月才以分段方式提供初步書稿,梅克爾本人對翻譯不僅有非常嚴謹的要求,也在書稿完成後數度針對時事如烏俄戰爭和德國氣候政策修改內容,為編輯與翻譯作業帶來不小挑戰。
幸運的是,負責翻譯的3位學者兼有德國文學、政治與社會學背景,能精準呈現梅克爾視角下的全球地緣與德國本土政治議題,其中一位翻譯廖揆祥對基督教文化的深入了解,更是意外驚喜。
張詠翔解釋,梅克爾的父親是牧師,基督教因此扮演了她生命中頗重要角色,廖揆祥對神學詞彙的掌握,讓翻譯回憶錄中涉及信仰的部分更加精確。
梅克爾到西德第一件事:到平日上班路上圍牆的另一邊看看
在柏林26日的新書發表會上,主持人向觀眾介紹,「自由」是一本可以「看見兩個世界」的書,梅克爾在1990年前的獨裁東德,學會如何區分「公開場合的話」和「私人空間的話」,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經驗,都成為圍牆倒塌後,梅克爾治理現代民主國家的重要政治資產。
張詠翔分享編輯「自由」時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梅克爾在圍牆倒塌前夕,「跑到西德做的第一件事」。
梅克爾說,在她仍是東德物理學研究員時,每日前往市中心上班途中,會聽見十字山區(Kreuzberg)圍牆另一側的狗叫與嬉鬧聲,這些聲音似乎來自另一個世界,卻又近在咫尺。
圍牆倒塌前夕,梅克爾有了第一次去西德旅行的機會,越過檢查哨,首要目的就是去看每天經過的圍牆,背面到底是什麼樣子。
梅克爾形容她初見的「圍牆背後」繽紛多元,有很多土耳其人,與她在東德經歷的單一化生活形成強烈對比。
張詠翔說,「梅克爾發現,明明是同一座城市,圍牆的另一邊,卻和日常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認為梅克爾在書中描寫的西德觀察,以及她如何透過這段經歷,更深入地理解統一德國的意義,是張詠翔編輯此書令她印象深刻的地方。
此外,梅克爾擔任總理後,與世界各國領導人的互動,也是「自由」引人入勝之處。張詠翔舉例,梅克爾描述她與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時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互動時,即透露出不少耐人尋味的細節。
她說,蒲亭知道梅克爾害怕狗,卻在正式會晤中故意讓狗隨侍在側,甚至曾送她一隻大絨毛狗狗玩偶作為「禮物」。梅克爾坦言當下只能努力保持鎮定,並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
分析幾位美國總統的個性與政策時,梅克爾特別提到川普。她認為川普雖然喋喋不休且自戀,但背後其實有一種強烈「渴望被喜愛」心理。
除了這些輕鬆卻能反映世界領導人政治性格的小故事,書中還有大量篇幅講述歐洲領導人之間如何協商的過程,如呈現烏俄衝突中各國不同的動機與策略;以及梅克爾如何在德國利益與歐盟目標有矛盾時找到平衡。
張詠翔認為,梅克爾回憶錄寫下她在政治決策過程的種種細節,讓讀者得以窺見國際政治的複雜與現實。
回憶錄後記中,梅克爾提到了書本標題「自由」,這個無論是個人還是政治層面伴隨她一生的問題。對她而言,自由的核心是找出自己的極限,並勇於挑戰、不停地學習。同時,自由也意味著隨時開啟人生新篇章的能力。
而隨著本書中文版發行,張詠翔「睜眼就看見梅克爾」的密集高壓編輯工作也暫告一段落。她告訴中央社,「是時候放個長假,到柏林走走充電『自由』一下了。
德國26日發行梅克爾(Angela Merkel)回憶錄「自由」(Freiheit),不同於坊間常見由記者採訪或作家捉刀的名人傳記,「自由」是梅克爾與和她共事長達30年的辦公室主任鮑曼(Beate Baumann)共同撰寫的回憶錄。
書中梅克爾回顧她35歲以前在東德成長的前半生,與35歲後在統一德國步上的從政之路。這條漫漫長路最為人知悉的,是她長達16年、在歐盟及世界政治舞台都深具影響力的總理任期。
16年執政期間,梅克爾歷經全球金融海嘯、日本福島核災、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敘利亞難民危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與烏俄戰爭,她以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近代世界重大歷史事件的珍貴紀錄,成為全球出版界爭相爭取發行的著作。
中文版推手張詠翔:柏林路上偶遇梅克爾緣分打動德方出版社
台灣是少數與歐美同步發行梅克爾回憶錄的亞洲國家,中文版推手、資深編輯張詠翔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分享她與任職的堡壘文化如何成功搶下「自由」中譯版與編輯時的甘苦。
張詠翔透露,梅克爾回憶錄由德國KiWi(Kiepenheuer & Witsch)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競標過程分為四階段,從初步出價到提交行銷計畫,團隊必須在短時間內準備大量資料與德國原出版社溝通,並克服與大出版社競爭壓力。
「成立僅5年的堡壘文化是相對年輕的小型出版社,和那些擁有悠久歷史的出版社相比,沒有顯著優勢。」張詠翔說,「因此我們必須更努力,展現出專業與誠意。」
在競標過程中,她特別撰寫了一封個人信,向德方分享自己在柏林街頭偶遇梅克爾的故事。
「大概10年前,我在柏林博物館島(Museumsinsel)附近過馬路,遠遠看見一位穿著深色大衣的女性,身後跟著保鑣。我們短暫目光交會,直到她走遠後,我才意識到那是梅克爾。」她在信中特別將這段偶遇融入,傳達她與梅克爾的緣分,以及自學生時代即開始的、對德國文化的熟稔與熱情。
除了個人信,張詠翔與團隊也耗時數週,設計完整行銷提案,並以德語錄製簡報影片,最終贏得德國出版社信任,成功拿下中文版權。
消息傳來時,張詠翔和同事正在宜蘭員工旅遊,她形容那一刻「既激動又感動」,然而,這僅僅是挑戰的開始。
「自由」出版與行銷規範異常嚴格,張詠翔表示,德方直至5月才以分段方式提供初步書稿,梅克爾本人對翻譯不僅有非常嚴謹的要求,也在書稿完成後數度針對時事如烏俄戰爭和德國氣候政策修改內容,為編輯與翻譯作業帶來不小挑戰。
幸運的是,負責翻譯的3位學者兼有德國文學、政治與社會學背景,能精準呈現梅克爾視角下的全球地緣與德國本土政治議題,其中一位翻譯廖揆祥對基督教文化的深入了解,更是意外驚喜。
張詠翔解釋,梅克爾的父親是牧師,基督教因此扮演了她生命中頗重要角色,廖揆祥對神學詞彙的掌握,讓翻譯回憶錄中涉及信仰的部分更加精確。
梅克爾到西德第一件事:到平日上班路上圍牆的另一邊看看
在柏林26日的新書發表會上,主持人向觀眾介紹,「自由」是一本可以「看見兩個世界」的書,梅克爾在1990年前的獨裁東德,學會如何區分「公開場合的話」和「私人空間的話」,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經驗,都成為圍牆倒塌後,梅克爾治理現代民主國家的重要政治資產。
張詠翔分享編輯「自由」時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梅克爾在圍牆倒塌前夕,「跑到西德做的第一件事」。
梅克爾說,在她仍是東德物理學研究員時,每日前往市中心上班途中,會聽見十字山區(Kreuzberg)圍牆另一側的狗叫與嬉鬧聲,這些聲音似乎來自另一個世界,卻又近在咫尺。
圍牆倒塌前夕,梅克爾有了第一次去西德旅行的機會,越過檢查哨,首要目的就是去看每天經過的圍牆,背面到底是什麼樣子。
梅克爾形容她初見的「圍牆背後」繽紛多元,有很多土耳其人,與她在東德經歷的單一化生活形成強烈對比。
張詠翔說,「梅克爾發現,明明是同一座城市,圍牆的另一邊,卻和日常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認為梅克爾在書中描寫的西德觀察,以及她如何透過這段經歷,更深入地理解統一德國的意義,是張詠翔編輯此書令她印象深刻的地方。
此外,梅克爾擔任總理後,與世界各國領導人的互動,也是「自由」引人入勝之處。張詠翔舉例,梅克爾描述她與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時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互動時,即透露出不少耐人尋味的細節。
她說,蒲亭知道梅克爾害怕狗,卻在正式會晤中故意讓狗隨侍在側,甚至曾送她一隻大絨毛狗狗玩偶作為「禮物」。梅克爾坦言當下只能努力保持鎮定,並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
分析幾位美國總統的個性與政策時,梅克爾特別提到川普。她認為川普雖然喋喋不休且自戀,但背後其實有一種強烈「渴望被喜愛」心理。
除了這些輕鬆卻能反映世界領導人政治性格的小故事,書中還有大量篇幅講述歐洲領導人之間如何協商的過程,如呈現烏俄衝突中各國不同的動機與策略;以及梅克爾如何在德國利益與歐盟目標有矛盾時找到平衡。
張詠翔認為,梅克爾回憶錄寫下她在政治決策過程的種種細節,讓讀者得以窺見國際政治的複雜與現實。
回憶錄後記中,梅克爾提到了書本標題「自由」,這個無論是個人還是政治層面伴隨她一生的問題。對她而言,自由的核心是找出自己的極限,並勇於挑戰、不停地學習。同時,自由也意味著隨時開啟人生新篇章的能力。
而隨著本書中文版發行,張詠翔「睜眼就看見梅克爾」的密集高壓編輯工作也暫告一段落。她告訴中央社,「是時候放個長假,到柏林走走充電『自由』一下了。
- 記者: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7日專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