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學生的來信/曹建龍

閱讀學生的來信/曹建龍

曹建龍

放寒假那天,我剛剛走出辦公室,一個學生匆匆跑來,遞給我一個沒有封口的信封,神秘地對我說:“老師,我們給你的信,等我走後再看。”手拿帶體溫的信,我更加用心育人。

信封裏一共三封來信,三個女生寫給我的信。我回到家裏,走進書房,打開日光燈,慢慢展讀第一封來信,字跡很端正,比寫作業認真,字裏行間,都是她傾吐的心聲,充滿著敬意和慰藉。

“曹老師,這是我第一次寫信給您。雖然我們朝夕相處一年,但是我從來沒有向您表達過我對你的敬意。在您班上時,對您不在意,總是惹你生氣,現在我發現你的眼圈越來越嚴重了……老師,要注意身體,不要熬夜,不要抽煙……祝您工作順利,永遠年輕!”

這是一個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寫給我的信,寥寥數語,卻是她發自肺腑的語言。她平時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都很害羞,有時在路上遇到她,她總是怯生生的。她能夠提筆寫下這封信,一定鼓足了很大的勇氣。

來不及思索,我打開第二封來信,看了落款,熟悉的字跡,熟悉的名字,讓我心中蕩起一陣陣幸福的漣漪。“您是一位好老師,也是眾多老師裏面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雖然您只教了七年級,但我跟您學到很多知識,教會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謝謝您對我的包容、關心和付出……您留給我太多的回憶,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對了,希望你還能教我們……”

她,是一位品學兼優學生,信寫得很短,卻很耐讀,我一連看了五次,字字句句都是感恩與祝福。回想起這個學生,我只教過她一年,是我比較器重的學生,她守紀聽話,是班幹部成員,是我管理班級的得力“助手”,凡是我吩咐的班務事,她都會認真做好,從不要我操心和擔心。我十分感謝她為班級付出的努力。

在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平時與學生溝通,都是以電話、短信、面談的方式,直接而快捷,誰還提筆寫信?現在,收到學生親手交給我的信,感到十分意外和驚喜,內心充滿莫名的感動,也讓我想起曾經寫信的日子,勾起我對校園生活往事的回憶。曾經,我寫過信給同學,寫過信給老師。信,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樑,讀信,是一種精神寄託的享受,豐潤著生活和生命。

我抽完一支煙,泡一杯清茶,調動身體的一切感官,讀完最後一封信。如詩的語言,令我感動。“老師,我喜歡您講課的方式,容易被人接受……您用知識的鑰匙打開我疑惑的大門……您像一場春雨,滋潤著我們久渴的心田;您像一根蠟燭,點亮自己,照耀我們。您忙碌得像陀螺,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把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

讀著這樣溫暖的文字,我心滿意足,滿心歡喜,眼前立刻浮現出那個有上進心的女孩。她來學校讀書一年半,便懂事了,長大了。不管她成績如何,能夠提筆寫下內心深處流淌的讚美之詞,便是一種進步。

這些年,我很少收到學生的隻言片語了,如今沉浸在近在咫尺的學生的來信中,一句問候與祝福,足以讓我盛滿感動,我又仿佛回到了他們的課堂中,回到讀信的年代,心裏充滿了力量,充滿著希望。

閱讀完學生的來信,享受溫馨後,我有一種想法,就是把這些信好好珍藏起來,想讀的時候,再拿出閱讀,慢慢感受學生暖暖的情誼,感恩遇見。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