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羊跡/齊鳳池

人學羊跡/齊鳳池

齊鳳池

凹凸的散文《人行羊跡》,文章寓意深刻,文字樸實,字字蘊含影射哲理。作者不是用說教式的筆法彰顯自己的才華,而是用樸素的生活經歷和身邊真實的人物實例,講述了在我們這個社會有一位極普通極現實的人與羊之間有關系的故事。

作者用人和羊對比,折射人的本質。他告誡人們,羊的優點人要借鑒學習,同時指出,人的貪婪似乎又是效仿羊的貪吃劣跡。

離開文本,我首先想到中國當代散文的發展趨向。如今,當代散文發展向度早已脫離了過去那種假、大、空,唱讚歌的浪漫主義寫作文風,以及借助散文寫景抒情,無病呻吟,像東施病態的文本,漸漸淡出散文範圍。現實主義寫實文風,已經從地方小報席捲並蔓延到所有純文學刊物。成為高低文化人的可餐的實用飲品。

當我們的文化進入市場化的時候,人們需要讀麻辣燙式的有血有肉,有疼痛有喜怒的散文。

阿蘭·巴迪歐在《怎樣不做一個浪漫主義者?》中寫道“:我認為,當代藝術的重大問題是怎樣才能避免做一個浪漫主義者。這個問題很重要,談起來也很難。更準確地說,是怎麼樣才能避免做一個形式主義的浪漫主義者。這就像把浪漫主義和形式主義混雜在一起。一方面是對新形式的絕對渴望,總是需要新的形式。現代性就是對新形式的無限渴望。而另一方面呢,迷戀身體,迷戀限定性,迷戀性,暴力,死亡。在這兩個方面之間有一種相互矛盾的緊張感,就像是形式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一個合題,這就是當代藝術的主流。”

《人行羊跡》就是抵制浪漫主義和形式主義最好文本。文中寫道“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無須。但右腮上,卻孤零零地長了一根長毛,與淨潔的額面不協調。”寥寥幾筆,就把祖父的相貌刻畫出來。“家人說,還是拔去吧,因為它讓人感到怪異。祖父說,不拔。問其理由,他說,這根長毛有說辭,它叫玲瓏須,是仙人才有的物件。為什麼獨獨長在我臉上?是造化讓我與你們不同”。其實,這種簡單勾勒就是小說中的白描手法,祖父樸實的形象,就是親切憨厚的中國農民樸實的形象。

這個放了一輩子羊的老人,是1938年就入黨的老黨員,就像電影《雞毛信》裏的海娃一樣,利用羊傳遞情報。全國解放了,作為革命功臣,組織上給他安排了一個讓人眼紅的差事,讓他當地區的武裝部部長。他居然辭了。理由是,他盡跟羊打交道了,跟羊有說有笑,跟人卻談不來。其實,老人更明白,他是吃幾碗乾飯的。老人私下裏跟家人說,你們看我這雙腳,腳面弓著,腳心凹著,是天生走山路的。

老人還說,你們不要認為放羊就委屈了人,與其說是人放羊,不如說羊放人。是羊讓人懂得了許多天地間的道理。

老人接著說:譬如說吧,羊一撒出去,就爭競著吃草,以為只有眼前的草好,如果不趕緊吃進肚裏,就失去機會了。這完全影射了人的“貪”。可羊不知道,山這麼大,遍地是好草,然而羊只有一個胃,這搭吃飽了,那搭就吃不下了。為什麼羊的眼裏常汪著淚蛋子?因為羊拿遍地的好草沒辦法,覺得無奈。都說屬羊的命不濟,毀就毀在一個“貪”字。這裏影射到現實社會,“貪”不僅羊貪,任何動物都有貪的本性,只是理智的控制。分析“貪”字。“貪”字上是人,人下是個“貝”,貝是最早的貨幣。人看到了錢,就有了貪的欲望。俗話說,金錢面前看靈魂。

老人說,村東的雲上廣其實跟我一樣,本來都是雇農,半輩子給地主扛長工,臨解放的時候,地主低價甩地,他買進了不少。總以為近水樓臺先得月,他賺了,沒想到,劃成分時被劃成了地主,成了專政對象。都說是地把他陷害了,其實是他自己害了自己,因為他起了貪心。再說,土地自古以來就是大家的,屬於自己的只是身後的一小座墳塋。這是多麼深刻的農民樸素的這裏啊!所以,對於土地,你只須種,沒必要佔有。老人說的這個例子,其實,就是“貪”帶來的後果。

文章寫道,組織上尊重祖父,依舊讓他放羊。羊是集體的,給他記工分,且記最高的工分,年終結算的時候,他拿的錢就最多,日子寬裕。但大家也不嫉妒、也不眼紅,因為他們覺得,且不說他是革命的功臣,就是他整天起早貪黑、跋山涉水,比誰都辛苦,自然要多拿一些。樸實的老人,在功勞面前沒有過高的顯赫自己,只是做願一個樸素的放羊老漢。

老人一生,育有六男二女,香火延續,半個村莊都是他的人丁。古老的中國傳承一種宗族和香火的理念,兒孫滿堂,多子多孫,就是最理想的幸福。老人只是盡到了給予孩子生命的本能,把孩子養大,但對子孫們的生活,無論順暢,還是艱辛,他都不過問;即便手裏有錢,對貧窮者也從不接濟。他要求孩子要自食其力,不要依靠別人。這種理念也是和羊學來的。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愛護自己的孩子,連母雞都知道。其實老人不是不懂親情血緣,這也說不上他是自私,我認為這是普通人的生存理念。

每到晚問,老人也要喝上一杯,僅僅一杯。他只喝一種叫竹葉青的酒,酒色青碧,略帶甜香,這是一種不算低檔次的酒。老人喜歡這種綿軟的滋潤。這種滋潤其實就是最幸福的滋潤。就像羊喜歡吃陽光下的碧綠嫩草。

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樂趣,他既享受又節制,老百姓活著就應當不胡言亂語、怨天怨地。所以老人活得從容自在,一世清明。這是普通人的生存本分和尊嚴。

當老伴向他提出要求時,他還是用羊的瘦肥闡明自己的樸素哲理。當老伴反駁,人畢竟不是羊,人有感情。他說,羊也有感情——你如果偏袒哪一只羊,別的羊就朝你叫,聲聲如怨。那只羊再回到羊群裏,別的羊就會用犄角頂它,從此就再也不能安生了。再有,病了的羊為什麼也不能喂吃喝?因為你一旦喂了,它會真的以為自己病了,撒到山上,它也懶得吃草,它對人產生了依賴,知道你不會讓它餓死,到了,它會連跑山的本事都比別的羊差了,不是掉隊,就是被狼攆上。憐就是害,道理就在這裏。你就說這鞭子吧,它不只是為那些調皮搗蛋的羊預備的,更多是為那些偷懶撒賤的羊預備的,羊的勤快和矯健都是鞭子抽出來的。所以,對兒孫的不管不顧,反而是又管又顧,使他們及早懂得自立,自己活出尊嚴。對於羊的理解,老人理解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裏,而且是多麼的透徹啊。老人一生的經驗,都來自與羊為伴,與羊同行和學習羊的天性所悟。

人行羊跡,寓意深刻,我們不妨學學羊行,走好一生。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