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鞋/夏俊山

打草鞋/夏俊山

夏俊山

讀《三國演義》,知道劉備曾編履賣履。編履就是打草鞋。

打草鞋的原料是稻草。上小學時,曾聽老師講,長征路上,紅軍沒有鞋穿,就自己打草鞋。可見打草鞋這門手藝很容易掌握。

簡單的手藝也有講究。有一則謎語說:“秋前青,秋後黃,扭扭捏捏配成雙。有耳不聞鐘鼓響,有鼻不聞桂花香。君子帶我行千里,忽然繃斷九曲腸。可憐拋卻秋風外,從此不帶我回鄉。”謎語借一個小女子在悲傷地自敘身世,描敘了採集稻草,打草鞋,以及草鞋的特點(有“耳”和“鼻”),一直到草鞋被穿爛遺棄的整個過程。

據史料記載,秦漢之前,由於其他鞋類並不十分發達,草鞋:曾經是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的穿著物。晉崔豹《古今注》卷上:“不借,草履也。以其輕賤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也。漢文帝履不藉以視朝是也。”草鞋價低,不需借,因此又名“不借”,漢文帝上朝竟然也穿它!

時代發展,滄海桑田,草鞋的地位一落千丈,不要說皇帝,就是普通勞動者,也很少有人穿了。至於打草鞋的技藝,能掌握的也只剩下了一些老人。

在我的記憶中,打草鞋,首要的工序是選料,最好挑選清白新鮮的糯稻草做原料,這種草修長而且韌性足。如果用受過熱或變質的稻草,打的草鞋很快就會穿爛。更為講究的草鞋,則是在稻草中加入其它原料,如麻絲等,也有用純麻編織的,人們習慣上並不稱“麻鞋”,還是叫“草鞋”或“麻草鞋”。“文革”期間,我曾見過不少用釘布鞋底的棉紗繩兒打的“草鞋”。那時,一些鄉村幹部走村串戶,穿上這種特別的“草鞋”,既區別于普通農民,又表明自己保持了艱苦樸素作風,“與勞動人民心連心”,一時間幾乎成為時尚。

打草鞋的第二道工序是捶草。為便於編織,捶草之前,要先把選好的稻草刪去根部的草殼,然後紮成大腿粗的稻草捆,用木榔頭反復捶打。草捆太粗,稻草不容易錘“熟”(柔軟),用鐵榔頭則容易把草錘爛、錘斷,因此錘草最好用大過鳳梨的木榔頭。稻草錘“熟”了,接著是第三道工序“搓繩”。先在捶熟的稻草灑上一些清水,可以進一步柔化稻草,保護手掌。搓好的繩用作草鞋的經緯。經繩一般為四根,緯繩多少要看你怎麼設計,鄉間最常見的草鞋,往往在前端兩側編一對可以套住腳趾的“耳”,鞋尖處編成“鼻子”向上翻覆蓋住腳尖……當然,草鞋的式樣也有多種,較為相似的是,鞋的後跟部位往往都少不了一根向兩邊分岔的經繩,以這根繩為系帶,在踝關節處打結,快速走路時,草鞋才“跟腳”。

打草鞋,最關鍵的工序是編織。編織草鞋時,操作者先要把草繩紮好,分出四股經繩,然後在腰間紮上一塊“板腰”,面對固定好的“草鞋耙兒”(木制,有齒,狀如釘耙),把經繩的另一頭套在“草鞋耙兒”的木齒上,然後用稻草在經繩間上下交替,反復穿梭,並依次將稻草不斷勒緊。俗語說:“大路旁邊打草鞋,有人說長,有人道短。”草鞋的大小在於準確掌握長度。熟練者,一天可以輕鬆地打三四雙草鞋。

草鞋成本低廉,穿上它,透氣,環保,能有效預防腳氣。計劃經濟年代,買一雙草鞋不到一毛錢,而穿草鞋者則多為幹農活的農民,他們下地捨不得穿千針萬線縫製的布鞋,就選擇了草鞋。如今,偶爾聽說有人買草鞋,仔細詢問,原來是工藝品,是買來賞玩或掛在壁上“辟邪”(諧音“壁鞋”)的。流傳千年的草鞋啊,這就是你最後的歸宿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