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數位性暴力受害者「6成未求助」

調查:數位性暴力受害者「6成未求助」
衛福部委託暨南大學開展「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發現上至65歲至74歲長輩、下至18歲至19歲青年,各個年齡階段的民眾或多或少都曾遭受數位性別暴力。(圖/記者林則澄攝,2024.07.16)

[NOWnews今日新聞]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近年攜手暨南大學,開展「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結果顯示18歲至74歲民眾約有60%曾遭受過數位性別暴力,當中又以30歲至39歲族群最多,型態包括騷擾、羞辱與攻擊、跟蹤或肉搜為最大宗,超過80%的受害者身心受到影響,包括焦慮、沮喪、感到脆弱,然而只有39%的人向外求助,對象包括朋友、同學占比78.8%,父母僅達12.2%。

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特聘教授王珮玲說明,2023年10月14日直到同年11月10日透過LINE、臉書、Dcard、PTT、Mobile、Instagram等社群平台發放網路問卷,調查我國18歲至74歲不同性別民眾,曾遭受過的數位性別暴力類型、身心健康影響、求助行為、平台,一共回收有效樣本5030位。

王珮玲指出,調查主要著重「1年盛行率」,就是過往1年內直至接受調查,曾有數位性別暴力被害經驗,以及「終生盛行率」,則為15歲以後直至接受調查,曾有數位性別暴力被害經驗,其中1年盛行率為47.4%,終生盛行率為59.4%,而若扣除「曾在網路上收到含有性別偏見、歧視的騷擾訊息或影音」、「曾在網路上收到含有色情內容、裸露的訊息或影音」、「曾在網路上收到希望我提供性、色情交易的訊息或影音」等特殊型態,1年盛行率為26.7%、終生盛行率為42.3%。

王珮玲表示,上述數據意味數位性別暴力「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的經驗」,另外調查發現數位性影像性暴力型態包括騷擾、羞辱與攻擊、跟蹤或肉搜為最大宗,若再細分來看,影像性暴力終生盛行率為10.4%、1年盛行率為4.4%,針對終生盛行率,是以未經同意或脅迫取得影像占比9.5%最高,當中包括偷拍6.8%、竊取影像1.5%、強迫威脅4.4%,以及威脅散布1.8%、未經同意散布1.9%、換臉0.4%。


調查:數位性暴力受害者「6成未求助」
問卷調查結果。(圖/衛福部提供)

王珮玲指出,調查發現數位性別暴力終生盛行率、1年盛行率,受害年齡最高均是30歲至39歲,其次若以終生盛行率來看,25歲至29歲次之,40歲至49歲位列第三名;1年盛行率來看,40歲至49歲次之,25歲至29歲位列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65歲至74歲也有將近40%左右曾受數位性別暴力,「雖然青年受害比率最高,但不代表老年人就對數位性別暴力免疫。」


調查:數位性暴力受害者「6成未求助」
問卷調查結果。(圖/衛福部提供)

至於數位性別暴力的健康影響,王珮玲提到,84.4%受害者認為身心受到影響,5.3%受害者出現財務方面的損失,而且身心受到影響的受害者當中,53.6%出現焦慮、46%出現沮喪、42.6%出現感到脆弱,其他影響還有失去自信、人際關係困難、睡眠困難、注意力集中困難、恐慌發作等表現。

調查顯示,數位性別暴力的受害者,高達61%沒有對外求助,求助的39%受害者當中最多的是以求助朋友、同學的78.8%,其次則是手足、家人或其他親戚的25.1%,再者才是網友或網路上其他人的17.3%,以及父母的12.2%。


調查:數位性暴力受害者「6成未求助」
問卷調查結果。(圖/衛福部提供)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陳怡青表示,受害者遭受數位性暴力,除了第一時間的困惑,還會感到震驚,或在蒐證期間感到痛苦,心理層面多半承受驚嚇、羞愧、害怕、煩躁、憤怒、憂鬱等情緒反應,而且後來即使時過境遷,但在復原歷程上卻彷彿永遠不會好轉;行為層面則有睡眠、飲食、警戒與謹慎、迴避、人際退縮、數位排除、自己難以理解的病態行為、自殺意念。

人際關係方面,陳怡青指出,受害者除了改變原本的人際關係系統,也會人難以產生信任,其中若曾遭到異性加害的受害者,則對異性之間的相處充滿不安;生活、權益以及財務損失包括帳號被盜用的金錢損失、時間上的耗費、影響上學或離職、司法過程的開銷。

全芯創傷復原中心社工師林芮璿表示,許多受害者也曾想過藉由自己的力量回到安穩的生活狀態,結果發現真的很難,原因在於數位性別暴力,雖然可能不會直接侵害身體,但會導致受害者對待環境過度警覺,而且時下數位環境所趨,他們無法得知會被哪裡得到的訊息、私密影像中傷,「數位性別暴力對於一個人來說,可以很大的破壞社會信任感,包括人與人的互動,受害者會對一個眼神、一句話變得更為敏感,甚至情緒起伏較大,容易生氣、難過,但是旁人未必理解受害者發生什麼,從而影響受害者的社交情況以及他人給予的評價,日常作息也會受到影響。」

林芮璿坦言,雖然數位性別暴力、傳統性侵害的創傷存在差異,不過前者導致的持久性、社會斷裂性強度更強,絕大多數都是「被迫跌落」,等到收到相關的訊息、影像才會發現成為受害者。

林芮璿分享,曾遇受過數位性別暴力的個案,總會不自覺被自己的手機鈴聲嚇到,哪怕有時只是聽到一樣的旋律,就會引發創傷反應。

林芮璿呼籲,數位性別暴力受害者除了心靈的修復,也很需要外界的幫助,未來社會制度也應建立友善的支持系統,並且加強推行教育宣導,才能有效接住他們,從而保障相關權益。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相關新聞


6成民眾遇過「數位性暴力」男同志受害率最高 怕被出櫃不敢求助


北市幼兒園狼師案揭弊 反受兒少權法阻礙?衛福部:沒有禁止報導


立法院朝野共識「健保點值1點0.95元」 八大醫事團體聲明3訴求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