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輕文1/AI夯 文組起薪出路成隱憂

考量就業趨勢與起薪,AI、理工科系招生暢旺。(圖/記者林調遜攝,2024.03.02)
[NOWnews今日新聞] AI熱掀起世界潮流,卻也衝擊了教育界,考量就業趨勢與起薪,AI、理工科系招生暢旺,人文學科正在逐漸弱化,社會重理工、輕人文的氛圍之下,學生還該選擇人文相關科系就讀嗎?又該如何增強專業技能的競爭力?
2025年將是AI急速爆發的一年,AI的降臨也影響父母對孩子未來規劃的想像。根據《親子天下》調查,65%父母表示,會因為AI的發展,讓孩子從小學就接觸資訊教育,更有37%會因此希望孩子未來往理工科系發展,47%則擔心AI影響孩子未來的工作機會。
現今AI伺服器需求旺,相關業者積極增加產能,更大幅擴編人力。從人力銀行評比來看,企業最愛大學前十強來看,分別是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理工名校」強勢霸榜。

相比之下,不少大學的人文領域科系招生就不理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系主任李志宏觀察,學生面對未來職涯發展,會考量如何應用趨勢發展選擇就讀科系,因此人文科系發展也受到影響,學生就讀意願明顯比過去降低許多,以師大國文系為例,申請入學人數正在慢慢減少,雖然指考學生都會回流,對招生無太大影響,但長久發展來講,該如何扶持人文科系,讓學生願意投入,的確是要好好思考的一個問題。
1111人力銀行職涯發展顧問、Xchool跨域素養教育協會秘書長陳坤平指出,大家常認為文組發展比較不好,就數據上來說,新鮮人期待的起薪約3.6萬元,文組就業起薪平均約為3.3萬元,理組起薪則平均約為3.7萬元,單看起薪就相差4000元,可是這數字已經比5年前、10年前都更小,還有越來越靠近的趨勢,工作5年後更是趨同,起薪文組確實比較落後,但長遠來看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陳坤平指出,理組學生相對課較多,文組學生必修課較少,因此文組學生若要保持競爭力,較有空間可多修跨領域課程,以成大研究追蹤發現,文組跨領域學生工作時間長了之後,月薪可以到8.5萬元以上。
談及文組優勢,東吳大學副校長王世和分析,文組主要還是關於人性、人與人相處議題的探討,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是為了滿足人性需求,不會是最終的答案,最後還是要回歸人性探討人文的底蘊需求,多多思考這個問題就會找到文組優勢。
政大教務長林啓屏也認為,理工和人文的發展不該二擇一,應相互支持發展,「當一個社會的人才,只有單一面向的價值,就會產生失衡」,若要改善此現象,就是要讓人才培育過程中,不要只守某部分的特定知識,才有機會去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學習。他呼籲,人文學科學生也應該對理工學科有基本的掌握與理解,理工學生也同樣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識涵養。
「把理工跟人文一刀劃分不符合現在的趨勢」,政大傳播學院副院長、政大新聞系系主任江靜之直言,現實社會裡面,以台積電為例,他們需要各種人才,除了理工人才,也需要法、商、傳播等人才,想進入科技公司工作不侷限於理工畢業生。她分析,現在學生自學有許多機會,幾乎不用依靠學校正式課程,網路上就有許多知識來源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這也讓學生只要想跨領域學習,就可以打破理工與人文的界線。
相關新聞
重理輕文3/AI崛起的時代還需要記者嗎?別因低薪打退堂鼓
重理輕文4/讀語文無用武之地?拆解學校教育與自學的關鍵落差
重理輕文5/薪資考量必然 跨域學習成日常DNA!競爭力UP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