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麻油雞要注意!若要開車最好「不要喝湯」
隨著寒冷季節的到來,許多人喜歡食用含酒精的暖身料理,如麻油雞、燒酒雞和羊肉爐等。然而,這些美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法律風險。根據專家研究,即使經過烹煮,這些料理中的酒精可能仍有相當程度的殘留,足以影響酒測結果。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烹煮過程並不能完全去除食物中的酒精。即使燉煮60分鐘,仍有約25%的酒精殘留。這意味著食用這類料理後,體內酒精濃度可能達到足以觸犯酒駕法規的程度。
目前台灣的酒測標準分為兩級。行政罰的標準為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或血液酒精濃度達0.03%以上。更嚴重的刑法處罰則適用於吐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酒精濃度達0.05%以上的情況。
以常見的麻油雞為例,若使用20%濃度的米酒全酒烹煮60分鐘,其殘留酒精含量約等同於5%濃度的啤酒。根據交通部資料,70公斤成年人飲用660毫升啤酒就可能接近行政罰標準。體重較輕者更容易超標。大約食用3至4碗麻油雞可能達到行政罰標準,5至6碗則可能觸犯刑法。
許多人認為上菜前點火可以大量燒掉麻油雞中的酒精,但這種做法的效果有限。美國農業部報告指出,直接點燃食物上的酒精僅能減少約85%,而麻油雞中的酒精與液體混合,燃燒效果更弱。因此,不應過分依賴點火來降低酒精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餐廳為了增強酒香,可能在上桌前額外添加米酒,這會進一步提高酒精殘留量,若要開車最好減少或完全避免喝麻油雞的湯。
- 記者:品觀點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