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爆滿沒床了!醫嘆:真正醫療崩潰現場

近日春節假期加上連日低溫,各大醫院急診室湧入大量病患,造成嚴重壅塞。根據衛福部統計,春節期間急診室單日最高湧入4.5萬人,許多醫學中心包括台大、三總、國泰、台北馬偕、新光、亞東等醫院一度通報滿床。



急診壅塞問題引發醫界關注。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維典指出,台灣分級醫療不如他國嚴格,難以預防民眾過度醫療行為。雖然制度自由、就醫方便,但對急診負擔較重。加上護理人員短缺,導致許多醫院關床,門急診病人皆一床難求,形成惡性循環。



馬偕醫院總院急診醫學部主任簡定國表示,急診的推床都用完了,但救護車持續送來新病患。如果病人可以坐輪椅,就先坐著;不能坐的,只好將救護車的擔架留在醫院,但這樣救護車就無法執行下一趟任務。



急診護理師吳承恩感嘆,寒流過境,流感重症、心肌梗塞、腦中風、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等案例也跟著湧入急診,掃過所有已經疲憊不堪的急診醫護。他指出,即使急診團隊能快速處理重症病人,但大台北區的加護病房總是一床難求,光是詢問轉院所耗費的時間,就足以超過醫療處置的時間。



針對急診壅塞現象,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台灣沒有硬性規定限制輕症民眾到大醫院就醫,只能呼籲民眾珍惜醫療資源,並透過健保部分負擔來做人數調控及引導。



然而,醫界普遍認為現行健保制度存在問題。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指出,健保對於急重症和輕症的給付相同,造成資源分配錯置。他強調,急診處於第一線,每天24小時挺著疲憊救人,但健保資源分配不當,恐造成人才出走。



為解決急診壅塞問題,醫界呼籲健保制度需要改革。張維典建議,應先調整急重症的健保給付,減輕急重症科別負擔,讓護理人員願意回流、病房不要繼續關門。陳維恭則主張健保應朝「保大不保小」方向調整,給予急重症更多給付,輕症則由民眾自行負擔,以避免健保制度崩潰。



當前急診壅塞問題已成為台灣醫療體系面臨的重大挑戰。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醫療機構、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包括調整健保制度、改善醫護人力配置、加強分級醫療等多管齊下的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民眾在需要時能夠獲得及時、適當的醫療救治。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