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彙之境」10/11北客公園開展 探索客家語言文化深邃內涵
記者楊博喻/旅遊報導
「詞彙」是記錄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傳承的核心載體。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藝術作品徵件計畫,今年以「詞彙之境」為主題,將於10月11日至114年3月31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之客家文化中心展出,邀請腦子空空工作室(簡基米與洪以諾)、野羽毛工作室 YEMO Studio、吳修銘、顏亦均、謝騆瑜等五組藝術家,呈現多樣化的藝術創作。
客家詞彙的發展與客家語言文化緊密相連,詞彙的應用反映了客家族群的多元文化。本次展覽的創作主題涵蓋客家飲食記憶、性別意識、信仰祭祀、文化認同與社會反思。通過各種媒材與表現手法,創造視覺、聽覺及科技互動等豐富的感官體驗,帶領觀眾從客家詞彙中感受這個族群特有的文化魅力
語境與身體的對話 客家詞彙的文化與性別思考
腦子空空工作室的簡基米與洪以諾帶來的作品《反客為主\語境顛倒》,透過辦公室和便利商店這兩個日常場景,呈現客語取代華語成為主要交流語言的虛擬世界,邀請觀眾反思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力。
謝騆瑜的作品《語器》以客語中對身體器官的稱呼如「鼻公」、「耳公」、「奶姑」等,探討性別在語言中的表現,進一步審視語言對於身體認知的影響與控制。
野羽毛工作室 YEMO Studio 創作的《紅》期望運用視覺與聲音引發觀眾對客語文化的重視,紅色象徵血液,寓意著文化的根源,並透過聲音的呈現,強化人們對客語的記憶與認同。
傳統信仰與飲食記憶 從「呼龍」到客家飲食聲音記憶
「呼龍」是客家傳統禮俗中的重要儀式之一,顏亦均的作品《呼龍口訣》挪用同名的祭祀用詞,透過打字聯動3D建模技術產出立體造形,結合祈福與藝術創作,寄託當代客家文化的延續與繁榮。
吳修銘的作品《記憶中的味道》以客家傳統竹籃為創作核心,內部安裝感應器與電子模組。當觀眾打開竹籃,感應裝置便會觸發音效創作,重現一段與客家點心相關的記憶,讓觀眾透過聲音重新連結飲食文化的深層情感。
《詞彙之境》藝術作品徵件展將於113年10月11日至114年3月31日,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一、三樓展出(每日9時至18時,週一休館)。展覽期間,藝術家們將舉辦各2場客語詞彙相關的推廣工作坊(共計10場)與作品導覽活動。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https://ssl.thcp.org.tw/,或Facebook 搜尋「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粉絲專頁。亦可電洽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02-23691198 轉分機 510 林小姐。
新聞來源:TDN.TODAY 善思新聞
更多新聞推薦
● 檢調約談周榆修、戴于文等人查柯文哲金流 民眾黨轟司法機關幾乎全面清算- 記者:記者楊博喻/旅遊報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