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醫護教育專業人文兼具 培育醫護人力的典範
慈濟教育志業35年來,培育2萬4千名醫護人員,慈濟醫護教育以其獨特的「人文關懷」與「全人醫療」教育理念,持續深耕偏鄉,培養台灣東部地區急需的醫護人才,翻轉台灣醫療東西失衡的現象。慈濟的醫學教育不僅關注技術上的培訓,更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服務精神,期許醫護人員能在醫療服務中展現出對生命的深刻關懷與愛。
衛福部護理及照護司司長蔡淑鳳分享她與慈濟的相遇,指出慈濟強調全人醫療的教育方向,即從傳統的西方醫療模式轉向全人照顧,涵蓋身心靈的全面關懷。蔡司長也分享目前臺灣護理人力的生態,因應社區照顧的需求,目前積極成立「家庭專科護理師」的培育和國家證照考試,希望政府和教育部門支持,能夠有足夠的護理人力做到全人的照顧。
慈濟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彭台珠表示,慈濟自1989年成立護專以來,已為台灣東部提供了74%的護理人力。她指出,慈濟的護理教育不僅提供技職教育,更貼近社區醫療照護人才的培育教育方向,真正達到了上人最初創辦護專的目標—培養具備專業技能與人文關懷的護理人員。彭院長進一步說明,慈濟護理系以「教學與臨床結合」的方式培育學生,並以「人文與服務」為核心價值。從日常生活的環保實踐到人文課程的薰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與責任感。這種教育模式不僅著眼於專業技能的培養,更關注醫護人員的品德與內在修養,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用愛心照亮他人的生命。
此外,慈濟對偏鄉地區醫護人力的培育亦有著深遠的影響。門諾醫院副院長林雅蘋表示,她在慈濟教育看見愛的展現與紮根,期待透過慈濟完整的教育體系,為東部培養護理人才,讓城鄉醫療差距能縮小。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婉詳表示,每天服務病人就是在做好事,又有豐碩的收入,還可以安排自己的休閒活動,選擇慈濟可以樂活在花蓮。
慈濟的醫學教育模式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國際認可。慈濟大學副校長陳宗鷹分享「傳承醫道育良醫」。慈濟醫學教育的使命是,以基礎臨床醫學整合,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教育。並透過無語良師教學和國家認證的臨床技能中心,培養具備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的醫護人員。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在台灣偏鄉地區生根發芽,還逐步拓展國際交流,創造出感動學習、快樂服務的環境。而慈濟四大一體,醫教合一,「專業知識、人文關懷、臨床技能」三者並重的精緻教學,融合通識與醫學人文,培育出順應現今醫學發展並具全球視野的醫療專才。
中山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楊仁宏分享「臺灣醫學教育的趨勢與展望」,楊教授指出,隨著氣候危機和人口老化問題的加劇,醫學教育正逐步從分科專業化轉向跨領域的團隊合作型醫療服務。慈濟的醫學教育深植於人文精神,強調醫護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還要擁有對病患的關懷之心,並能在變動的醫療環境中靈活應對。
總結來說,慈濟醫護教育以其獨特的人文關懷與全人醫療教育模式,成為台灣偏鄉地區醫護人力培養的重要力量。慈濟不僅提供專業的醫護教育,更通過一系列人文課程與實踐活動,培養出具備良好品格與服務精神的醫護人員,為台灣東部地區的醫療服務做出巨大貢獻。慈濟的教育模式不僅縮小了城鄉醫療資源的差距,也讓更多偏鄉地區的民眾得以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實現了醫療公平與社會正義的目標。
(撰文:慈濟大學、北一區人文真善美團隊/照片:羅景譽、林家如、周素瓊)
- 記者:TCnews慈善新聞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