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淑貞力推在地農產採收體驗遊程 近50個社團揪團活絡經濟

游淑貞力推在地農產採收體驗遊程 近50個社團揪團活絡經濟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大地震後,各產業紛紛陷入困境,為此,吉安鄉長游淑貞推出「花蓮人為花蓮加油的一日踩線團」,力邀全縣宮廟等近50個單位,體驗在地農產採收,希望一步步活絡在地經濟。



游淑貞力推在地農產採收體驗遊程 近50個社團揪團活絡經濟
▲吉安鄉長游淑貞力推在地農產採收體驗遊程,近50隊社團揪團活絡經濟。(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0403花蓮大地震後,許多在地農產品面臨交通運輸與需求減量問題,各項產業也陷入困境,尤其全國媒宣重點都擺在災情報導,導致觀光客紛紛放棄花蓮旅遊,甚至取消原預訂旅遊行程,讓花蓮許多商家、旅宿業者相繼暫停營業,或面臨無旅客光顧的窘境。



游淑貞力推在地農產採收體驗遊程 近50個社團揪團活絡經濟
▲參與民眾體驗農產採收樂趣。(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游淑貞苦民所苦,推出「花蓮人為花蓮加油的一日踩線團」,動員宮寺廟、客家原民族群、社團、社區發展協會、婦女會等,從南區相挺到北區,設法活化在地經濟,結合在地餐館設計獨特產業餐食、特色店家產品行銷、傳統市場消費等,並引領參與群眾走入農田體驗採收樂趣。



游淑貞力推在地農產採收體驗遊程 近50個社團揪團活絡經濟
▲吉安鄉長游淑貞(左)、鄉代會主席邱美雲(右)和參與民眾體驗農產採收龍鬚菜樂趣。(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鄉代會主席邱美雲也是花蓮縣婦女會理事長,力挺之餘廣邀花蓮縣13鄉鎮市婦女會共同組團共襄盛舉,規劃專屬「農~情密意為花蓮」農產行銷活動,帶著婦女會姐妹們下田採龍鬚菜、割韭菜,感受農友的辛勞,也增加農友收益,大家紛紛討論著種獨特新鮮的遊程,認為這會是難忘的回憶素材。


韭菜王子黃駿緯村長擔任地陪解說員,風趣解說象徵長長久久的壯陽白頭韭菜、承龍騰達的龍鬚菜,以及補血養生的紅菜,並表示龍鬚菜要擇長約15至20公分長的莖蔓折斷,白頭韭菜從莖基部以下收割,大家都在艷陽天下揮汗如雨認真參與,即使臉上因擦汗沾染泥土,依舊「灰頭塗臉」地分享體驗心得。


「農~情密意為花蓮」活動,轉介各式各樣的餐廳、農產藝品館店家等,其中吉安農會「山海正甜」冰品和芋頭口味泡米粉最受青睞,紛紛讓地震後慘淡的生意獲得微利幫助,各個攤商們對於南區鄉親的到訪心存感激,努力推薦著自家優質產品,也讓每一團的鄉親歡喜而歸。


游淑貞指出,針對花蓮災後產業重建,她力邀近50團縣內踩線一日遊程活動,盼花蓮中南區鄉親能為北花蓮帶來實質鼓勵的力量,也讓過去未曾深度遊賞花蓮的南區鄉親,有機會深入了解花蓮人文、自然景觀豐盈之美。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