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三通首重提升交通與環境品質 第一階段2月11日發布實施

圖說:保長里新闢10公尺寬聯外道路變更案,納入汐止三通第二階段。
(勁報記者胡光輝/新北報導)汐止都市計畫於民國93年通盤檢討發布實施迄今已逾20年,本府日前完成第3次通盤檢討作業,其主要計畫前於114年1月9日起發布實施,細部計畫自114年2月11日起核定實施,此階段計畫著重於都市計畫圖重製與數值化、改善當地的交通運輸、社會住宅規劃、環境整治及細部計畫拆離等議題,可望為汐止區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城鄉發展局黃國峰局長表示,汐止地區常接獲民眾反映,地區道路寬度不足,加上通勤至臺北市車流量日益增加,經常造成車流回堵、人車搶道等交通亂象,因此,市府配合地方民意需求,逐步改善舊市區各重要交通幹道。
首先,配合捷運汐東線規劃,拓寬吉林街至福德三路全路段為16公尺,提升當地居民的通行便利性,此舉將改善汐止區至內湖、南港地區的交通瓶頸,可望改善汐止地區交通噩夢,是為本次計畫的重點之一。
圖說:配合捷運汐東線施作,吉林街至福德三路將全段拓寬為16公尺寬道路。
其次,汐止區橫科路現況寬度僅約6公尺,現況汽機車會車困難、人車電桿爭道的情形屢次發生,又因道路兩側建築物密集,現階段難再拓寬道路,因此,本計畫已公告現有巷道範圍檢討變更為計畫道路,並規範臨道路兩側建築基地各要退縮2公尺建築,長遠下來,該路段未來透過建築物改建退縮,路廊將變為10公尺,不僅兼顧兩側住宅區權利,也留設公眾人車通行空間。另保長坑地區新設10公尺寬的跨河計畫道路部分,市府業已納入汐止三通第二階段且報請內政部審議,俟發布實施後由市府新工處開闢橋梁,將有助於提升該地區通行安全及交通路網連結。
圖說:橫科路現況6公尺寬,配合交通需求於本計畫規範兩側未來應各退縮2公尺建築供道路使用。
都市計畫科鄧涵瑛科長進一步指出,本計畫也配合中央社會住宅政策,規劃社會福利設施用地面積約1.45公頃,以解決當地居民的居住需求;另外也針對汐止工業區及河岸指定退縮建築規定,將有助於改善都市景觀,提供更多公共開放空間,讓居民擁有更便利的交通、更宜人的生活環境。
(圖/城鄉局提供)
- 記者:勁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