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人到樹木都照顧到!中市崇德路人本改善工程 與地方共創綠色友善街道

圖說:為便利民眾了解改善人行空間同時友善樹木的做法,建設局召開地方說明會詳細說明溝通。(中市建設局提供)



(勁報記者張亞痕/台中報導)為提供市民更安全、舒適的人行空間,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友善行人政策,不僅持續優化人行道環境,也重視行道樹的健康與永續發展;市府建設局近期辦理「北區崇德路一段道路燙平及人本改善工程」,工程總長度近1公里,並將人行道由原有1.5公尺拓寬至3公尺,為愛惜友善樹木針對沿線共82株行道樹,邀請樹木專家進行全面健檢與專業評估,依據植栽健康狀況與現地條件,規劃辦理保留、移植至公園新家等後續作業。



圖說:4月19日市府與護樹團體共同舉辦「謝樹活動」,感謝行道樹多年來為城市帶來綠蔭與貢獻。(中市建設局提供)



同時,市府團隊也主動與在地社區及公民團體溝通,落實公民參與機制,確保移植規劃周延妥善。對此,地方團體亦給予肯定,並於昨(19)日共同舉辦謝樹活動,感念行道樹長年貢獻,也感謝市府重視溝通、用心規劃,展現攜手打造人本友善、永續城市環境的共同理念。



圖說:工程完工後,不僅在人行空間、車行效率與街道景觀上皆有顯著提升,更可串聯近期完工的進化北路,形成完整的區域步行路網。(中市建設局提供)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北區崇德路一段行道樹以榕樹為主,因現況人行道空間狹窄並緊鄰建物與店招,不利榕樹生長,長期下來出現盤根、浮根等現象,造成鋪面隆起、影響行人通行安全,加上近年陸續發生榕樹無預警傾倒案例,潛藏公共安全風險。為此,市府邀請樹木專家進行全面健檢與專業評估,結果顯示本路段共82株行道樹中,部分已出現生長勢不良、結構歪斜、細菌感染、主幹腐朽等情形,甚至被評估具有高度傾倒風險。考量市民通行安全,市府依據專業建議,規劃辦理換植作業,提升整體人行環境品質與安全性。



圖說:4月8日邀集當地里長、護樹團體及景觀委員共同現勘說明,除詳細說明移樹原因及後續綠化規劃外,也逐棵樹木說明現況。(中市建設局提供)



陳大田說明,為確保市民充分了解本次行道樹規劃內容,市府團隊於4月8日邀集當地里長、護樹團體及景觀委員共同現勘說明,除詳細說明移樹原因及後續綠化規劃外,也逐棵樹木說明現況,經充分溝通取得共識。對於狀況較佳及有人行道退縮空間的樹木,原則上予以原地保留;健康次佳者則移植至合適的公園綠地,提供更良好的生長環境。未來該路段將新植總計超過70株開花且常綠的小喬木,如黃鐘花、小花紫薇等,不僅提供良好的遮蔭效果,亦能兼顧都市景觀與生態功能,讓整體街景煥然一新。陳局長強調,市府在力求公共安全的同時,也重視與市民充分溝通,並致力於珍惜並延續台中的綠色資源與景觀品質。



圖說:為打造友善行人空間,將把人行道拓寬至3公尺(照片為豐樂公園旁寬敞人行道)。(中市建設局提供)



建設局表示,本次改善的崇德路路段,北起進化北路、南至五義街,為通往一中商圈及中友百貨的重要動線,沿線也分布有省三國小、新民高中、國民運動中心及市立殯儀館,為北區重要的通勤及通學路線。為提升整體通行品質與安全性,市府建設團隊投入6,900萬元推動「北區崇德路一段道路燙平及人本改善工程」並成功爭取中央補助,已於去(113)年9月底進場施作。改善範圍全長816公尺,內容包括人行道拓寬為近3公尺、擴大路口停等區、行穿線退縮與庇護空間設置等措施,同時優化左轉車道配置以提升車流順暢度,並辦理路面燙平,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服務品質。



圖說:感謝行道樹多年來為城市帶來綠蔭與貢獻。(中市建設局提供)



建設局指出,市府秉持積極溝通的態度,主動召開說明會與民眾交流,獲得市民及團體高度肯定;並於4月19日與護樹團體共同舉辦「謝樹活動」,感謝行道樹多年來為城市帶來綠蔭與貢獻,也藉此宣導市府在兼顧公共安全下的護樹理念。工程完工後,不僅在人行空間、車行效率與街道景觀上皆有顯著提升,更可串聯近期完工的進化北路,形成完整的區域步行路網。



圖說:說明會現場充分溝通並聆聽地方意見。(中市建設局提供)



市府推動人本環境的努力也獲得國際肯定,今年2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刊登於《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期刊的研究指出,台中市在全球逾萬座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步行便利性名列全球前50強,更高居亞洲第4,超越日本東京,展現宜居城市的非凡實力。建設局強調,未來將持續秉持市長盧秀燕關懷市民的施政理念,打造更安全、便利與永續的優質城市環境,讓大台中成為真正宜居的人本典範城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