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居民控市府賤價強徵地議員轟柯「厚財團」 北市府、柯文哲駁斥

濱江居民控市府賤價強徵地議員轟柯「厚財團」 北市府、柯文哲駁斥

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偕濱江污水處理廠自救會今天(18日)指控,前市長柯文哲市府規劃在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周圍種樹,更以比7年前民航局徵收機場用地,一坪少6萬的價格,向附近民宅徵收土地。林亮君批柯文哲自創容積幫財團憑空賺進數百億元,卻對市井小民斤斤計較,明顯是厚財團、苛小民!

對此,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補充,柯文哲指徵收有一定程序,不是「徵收等於強徵」。北市府提3點澄清,並強調用地取得符合公益性及必要性,基地範圍及規劃已屬最適化,用地取得程序、估價方式皆符合法令規定。對於,民眾質疑徵收單價比7年前還少7萬,市府直指「徵收範圍不同,價格當然不同」。

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規劃用地總計5.05公頃,其中有25%為私有地,共計55筆土地、29筆合法建物,柯市府於2022年4月三度闖關環評通過後,部份地主同意協議價購,柯市府遂向內政部提出強制徵收餘下45筆土地。

內政部於2023年10月底於蔣萬安市府任內核准徵收,蔣市府於2023年11月6日發布45筆土地及地上物的徵收公告。但其中20位地主組成自救會,堅決反對徵收所擁有的18筆土地、13筆建物,合計僅2680平方公尺,由於佔地甚小,且位於規劃區邊角處,對濱江再生水資源中心影響甚微,卻對居民生計影響甚大,因此,向林亮君議員陳情,要求蔣市府實現居住正義、更改規劃配置規劃。


濱江居民控市府賤價強徵地議員轟柯「厚財團」 北市府、柯文哲駁斥
北市府向附近土地徵收用於種樹,令當地住戶無法接受。(林亮君提供)

自救會成員黃勝仁說,北市府早在1989年就曾想蓋污水處理廠,但那時市府規劃不當只好鼻子摸摸取消徵收。沒想到1991年濱江街道路拓寬,要求濱江街整排房子全部退縮徵收掉一半面積,所有房子被迫拆掉重建,補償費還不夠重建費,如今又要再徵收。

黃勝仁不滿表示「我一棟房子要被拆二次,難道濱江街的住戶是二等公民?」從規劃圖上,這排房子並不是拿來做污水處理設施,而是為了綠美化用來種樹!「換做是你家,你能接受嗎?」

自救會委任律師詹順貴指出,此案徵收包含地上建物,卻未堪估地上建物的價格,也未針對各地主分配地上物的補償金,無法在公告15日內發放補償金。依照土徵條例第20條,徵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的補償費應於公告15日內發放,若未於公告期滿內15日發給完峻,公告即失效力,顯然徵收公告已失效。

議員林亮君比對市府規劃圖表示,其實只要重新配置相關設施,就可以不用徵收這20戶居民房產土地,柯市府的規劃顯然未把握土地徵收「應以最小徵收」為原則,呼籲蔣市府應懸崖勒馬,勿「柯規蔣隨」、及時撤銷公告,以達成污水處理廠與居住正義的雙贏。

柯文哲今表示,「我跟你講,徵收就是徵收啊!難道還有......就是徵收啊!不然怎麼叫強徵?」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隨後補充,柯文哲談話比較倉促,所謂「徵收就是徵收」是會經過一定程序,且有經過議會通過預算表決,並非就是強徵,「他的意思是徵收就是徵收,有一定程序,哪有什麼叫強徵?」


濱江居民控市府賤價強徵地議員轟柯「厚財團」 北市府、柯文哲駁斥
居民怒控柯市府賤價徵收濱江附近土地,讓市民無法接受。(林亮君提供)

針對居民及議員指控,台北市政府指出,濱江水資源再生中心所徵收土地,原都市計畫於民國45年(1956年)即劃定為污水處理廠用地,且徵收計畫符合必要性與公益性,全案已於2023年10月27日奉中央內政部核准徵收,相關程序皆符合法令規定。

針對賤價徵收一事,台北市政府說明,該基地因受限於松山機場航高限制,與環評審查之高標準要求,該案處理流程配置採最適化規劃,污水處理設施在地下,上部則開闢成公園回饋市民使用,無法再縮減範圍。另有關土地價格查估作業,市府已多方考量地主權利,爭取較優價格,並經地價評議委員會審核通過,絕無低價徵收情事,市府興建必要公共建設而須徵收土地,實非得已。

(延伸閱讀:屏東縣警員執法過當打死竊嫌 監委提案糾正警政署及縣警局

台北市政府澄清,該案自2021年環評審查到2023年中央內政部土地徵收審查,歷次會議皆已讓地主充分表達意見,並依法保障地主權益,且政府合法徵收土地以興建必要重大公共建設,絕無委託黑道情形,此屬子虛烏有。(責任編輯:許雅慧)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