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辛亥革命到美麗島 學者:總統用自由民主訴求團結

總統賴清德就任後首次發表國慶演說,學者分析,演說主軸為訴求團結,先提及113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後提到45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就是訴求無論藍綠陣營都是追求自由民主,以此作為團結的黏著劑。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分析,整篇演說最重要的是團結精神,包括先來後到的族群與跨世代之間的團結,特別提到113年前的辛亥革命,也照顧到對中華民國認同者的想法。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表示,賴總統國慶演說可分為四大主軸,第一個主軸為訴求團結,而團結的接著劑就是自由民主,因此提到113年前的革命是對藍營講,並接續提到古寧頭戰役、八二三戰役,講到45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則是對綠營說,因此無論藍綠都是追求自由民主,也就是訴求團結。

郭育仁提到,第二個主軸為有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國家安全,不管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也包含了國家韌性,因此提到在總統府成立了3個委員會,並呼應日前宣示「絕不可能簽署和平協議」,因為要有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而第三個主軸為台灣是世界民主大聯盟的一員。

郭育仁指出,演說第四個主軸是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賴總統說「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都有推理與邏輯順序,下一句又強調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使用「無權」,而不是用「不能」,是基於國際法上的權力,以及否定中國在聯合國引用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代表台灣。

賴怡忠表示,賴總統在演說中看待中國的視角,是站在全球的角度,認為中國應當負起大國的責任,而非僅是站在兩岸關係層次,且相比過去釋出更多善意,明知道中國可能對台軍演,但仍願意釋出橄欖枝,台灣願意就台海和平穩定與中國合作面對。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表示,中華民國是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的政治圖騰,賴總統演說提到無論稱呼自己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並提到中華民國加油,代表接受仍有民眾希望保有1912年開始的中華民國史觀,賴總統願意接受這樣的歷史史觀,演說強調了團結,希望台灣社會不管任何政黨都要團結,應對外來威脅與挑戰,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政黨利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