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塗裝非海水藍 淺灰可反射海洋天空顏色易偽裝
軍事偽裝是戰場不可或缺的戰術之一,海軍船艦航行在大海,為何塗裝非藍色,而是以淺灰居多;海軍說明,因灰色艦體容易反射海洋、天空的顏色,在自然海象與視距中容易海天結合,使其在白天、夜晚容易隱藏。
軍事偽裝最廣為人知者就是官兵的「數位迷彩服」,或是軍事車輛的各種迷彩及偽裝方式,藉由模擬戰場背景以達到偽裝融合效果。不過,海面航行的軍艦為何是灰色,而不是與大海相互映襯的藍色。
海軍說明,軍艦或船舶的船體大多是金屬或木質,長期航行難免鏽蝕,為避免遭到氧氣、海水或微生物的侵蝕,均會在艦體表面上漆保護船體,不僅防鏽也能延壽,更達到美觀效果。
海軍提到,以海軍船艦為例,除了潛艦是黑色塗裝、中海級登陸艦因採舷側排煙易污損而採近黑色的深灰塗裝外,海軍水面艦多以淺灰塗裝,原因是灰色艦體容易反射海洋、天空的顏色,在自然海象與視距中可讓結合海天色彩,使船艦在白天、夜晚容易隱藏,更具耐髒、防污,久而久之變成為公認的艦體顏色。
事實上,早期各國海軍船艦的油漆顏色不盡相同。海軍表示,最早美國軍艦的顏色是由艦長決定,最常見的就是黑紅、黃白或黃黑的細小條文或波紋狀,而較小的艦體通常漆成紅色。
海軍指出,在1840年代時,綠色成為最普遍顏色,1850年代改為黑色。1907年至1909年間,美軍更有所謂「大白艦隊」,顧名思義就是將全艦隊的艦體漆成白色,但後來發現,雪白的艦體在裝添燃煤時易受到污染而影響艦容,因此後來改漆成深灰、淺灰。
海軍舉例,北歐的艦隊過去也曾出現「海洋迷彩」,例如英國皇家海軍百眼巨人號的炫目迷彩(Dazzle camouflage);而19世紀末的艦隊也曾出現紅水線、黑艦身,主甲板以上白艙房、鵝黃煙囪及桅桿的「維多利亞式塗裝」,雖然外型搶眼但不利海戰隱蔽。
反觀海軍,例如「國艦國造」代表之一的沱江級艦(高效能艦艇),塗裝便採取具有偽裝功能的低視度匿蹤迷彩塗裝,其搭配雄風二型、三型飛彈更被稱為「航空母艦殺手」,藉由各種不同塗裝,搭配有效戰力,藉此應對共軍的侵擾。
軍事偽裝最廣為人知者就是官兵的「數位迷彩服」,或是軍事車輛的各種迷彩及偽裝方式,藉由模擬戰場背景以達到偽裝融合效果。不過,海面航行的軍艦為何是灰色,而不是與大海相互映襯的藍色。
海軍說明,軍艦或船舶的船體大多是金屬或木質,長期航行難免鏽蝕,為避免遭到氧氣、海水或微生物的侵蝕,均會在艦體表面上漆保護船體,不僅防鏽也能延壽,更達到美觀效果。
海軍提到,以海軍船艦為例,除了潛艦是黑色塗裝、中海級登陸艦因採舷側排煙易污損而採近黑色的深灰塗裝外,海軍水面艦多以淺灰塗裝,原因是灰色艦體容易反射海洋、天空的顏色,在自然海象與視距中可讓結合海天色彩,使船艦在白天、夜晚容易隱藏,更具耐髒、防污,久而久之變成為公認的艦體顏色。
事實上,早期各國海軍船艦的油漆顏色不盡相同。海軍表示,最早美國軍艦的顏色是由艦長決定,最常見的就是黑紅、黃白或黃黑的細小條文或波紋狀,而較小的艦體通常漆成紅色。
海軍指出,在1840年代時,綠色成為最普遍顏色,1850年代改為黑色。1907年至1909年間,美軍更有所謂「大白艦隊」,顧名思義就是將全艦隊的艦體漆成白色,但後來發現,雪白的艦體在裝添燃煤時易受到污染而影響艦容,因此後來改漆成深灰、淺灰。
海軍舉例,北歐的艦隊過去也曾出現「海洋迷彩」,例如英國皇家海軍百眼巨人號的炫目迷彩(Dazzle camouflage);而19世紀末的艦隊也曾出現紅水線、黑艦身,主甲板以上白艙房、鵝黃煙囪及桅桿的「維多利亞式塗裝」,雖然外型搶眼但不利海戰隱蔽。
反觀海軍,例如「國艦國造」代表之一的沱江級艦(高效能艦艇),塗裝便採取具有偽裝功能的低視度匿蹤迷彩塗裝,其搭配雄風二型、三型飛彈更被稱為「航空母艦殺手」,藉由各種不同塗裝,搭配有效戰力,藉此應對共軍的侵擾。
- 記者: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日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