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纜屢遭破壞 李問:不能排除已成灰色地帶侵擾手段
近期海纜斷裂事故頻傳,總統府發言人李問今天說,海纜保護應視為國安議題,不能排除破壞海纜已經成為「灰色地帶」侵擾的手段,政府除加重對破壞海纜的刑責及罰金,也將持續改善通報及執法流程。
李問今天出席「2025 RightsCon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並以「通訊韌性挑戰:強化海底纜線保護及多層次備援」進行專題報告。
李問指出,面對地緣政治持續變化,台灣必須持續強化海底纜線的保護及通訊韌性,尤其保護海纜、增強多層次備援系統,並且在通訊科技推動非紅供應鏈上,都應與國際夥伴合作及經驗交流。
他強調,海纜保護應視為國安議題,不能排除破壞海纜已經成為「灰色地帶」侵擾的手段,台灣除已修法加重對破壞海纜的刑責及罰金,也將持續改善通報及執法流程,像是近期為更有效運用資源,執法單位已列出有威脅性的可疑船隻黑名單。
李問表示,維繫穩定暢通的通訊,對於守護民主政治環境非常重要,希望國際友人能共同努力。
此外,馬祖海底纜線在1月及2月相繼斷裂,正以微波備援通訊應對中。李問說,過去2年在政府努力下,備援訊號已獲得進步,從2.2GBps增強到12.6GBps,然而馬祖的網路速度仍然受到影響,凸顯還有很多挑戰必須面對,因此未來除了新增台馬第3條海底纜線,更必須持續重視改善離島居民通訊品質。
李問強調,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討論盤點非常廣泛的議題,其中「韌性」概念是強調在各種天災與緊急狀況時,維繫政府及社會正常的運作,而維繫通訊穩定有助於鞏固各種領域的韌性。
他也解釋,「備援備援再備援」的原則,就是強調建立多層次的備援通訊系統,運用不同類型的科技,達成互為備援關係並且迅速應變,這當中包括海底纜線互為備援、微波訊號、衛星通訊等不同層次的通訊科技。
根據電信管理法第72條第一項,以竊取、毀壞或其他非法方法危害海纜登陸站、機房或與其連接之纜線、國際交換機房或衛星通信中心之功能正常運作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
李問今天出席「2025 RightsCon 全球數位人權大會」,並以「通訊韌性挑戰:強化海底纜線保護及多層次備援」進行專題報告。
李問指出,面對地緣政治持續變化,台灣必須持續強化海底纜線的保護及通訊韌性,尤其保護海纜、增強多層次備援系統,並且在通訊科技推動非紅供應鏈上,都應與國際夥伴合作及經驗交流。
他強調,海纜保護應視為國安議題,不能排除破壞海纜已經成為「灰色地帶」侵擾的手段,台灣除已修法加重對破壞海纜的刑責及罰金,也將持續改善通報及執法流程,像是近期為更有效運用資源,執法單位已列出有威脅性的可疑船隻黑名單。
李問表示,維繫穩定暢通的通訊,對於守護民主政治環境非常重要,希望國際友人能共同努力。
此外,馬祖海底纜線在1月及2月相繼斷裂,正以微波備援通訊應對中。李問說,過去2年在政府努力下,備援訊號已獲得進步,從2.2GBps增強到12.6GBps,然而馬祖的網路速度仍然受到影響,凸顯還有很多挑戰必須面對,因此未來除了新增台馬第3條海底纜線,更必須持續重視改善離島居民通訊品質。
李問強調,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討論盤點非常廣泛的議題,其中「韌性」概念是強調在各種天災與緊急狀況時,維繫政府及社會正常的運作,而維繫通訊穩定有助於鞏固各種領域的韌性。
他也解釋,「備援備援再備援」的原則,就是強調建立多層次的備援通訊系統,運用不同類型的科技,達成互為備援關係並且迅速應變,這當中包括海底纜線互為備援、微波訊號、衛星通訊等不同層次的通訊科技。
根據電信管理法第72條第一項,以竊取、毀壞或其他非法方法危害海纜登陸站、機房或與其連接之纜線、國際交換機房或衛星通信中心之功能正常運作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
- 記者: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5日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