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俞融批崇德路段人行道高低落差嚴重 建設局澄清:尚未完工、持續改善


陳俞融批崇德路段人行道高低落差嚴重 建設局澄清:尚未完工、持續改善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中報導


台中市近年為擺脫行人地獄、打造人本交通環境,推動友善行人空間設施,但台中市議員陳俞融表示,根據最新統計指出,市民因人行道受傷而提出國家賠償案件有明顯上升趨勢,從112年的3件賠償案激增至113年的8件,上升幅度達2.6倍,要求市府應更用心。建設局表示,今已完成人行道新闢及整建累計達166公里、改善123所學校通學步道長度達33公里,適宜性更提升至83%,創歷年新高;許多路段採分段施工,故採取警示提醒民眾,完工後就不會再出現人行道高低不平狀況。


陳俞融舉例,北區崇德路一段人行道經改造後,出現明顯高低落差情形,一邊人行道緊鄰路口有一個超過17公分的坎,對面人行道卻沒有,質疑「同樣一處人行道,竟有兩種標準」,若行人若跨越馬路到另一端人行道,稍不注意,就會因為這種高低落差而被絆倒。


陳俞融強調,市民只是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卻因為人行設施沒設置好而受到傷害,這完全不符合「人本交通」的理念,要求市府,應全面清查台中市人行道現況,特別是高低落差超過規範的路段。她說,優先處理高風險路段,並加強施工品質監督,確保改善後的人行道符合無障礙設計。


建設局澄清,崇德路人行道施工尚未結束,故先將其中一邊人行道提高、增加警示,以保護行人,待全面施工好才會調整行人穿越道、庇護島。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市府近年推動人本環境建設與改善,始終以「友善行人」為核心理念,積極打造安全、便捷的步行空間;113年度已完成603處路口交通設施優化、63處易肇事路口改善,並增設240處非號誌路口標誌或標線,人行道新設及改善總長達20公里,相關措施包括建置實體人行道、擴大路口停等區、行穿線退縮、設置行人庇護島等,並在車流量較大的路口,例如台灣大道與文心路口,增設轉角欄杆,以提升行人安全。


照片來源:台中市政府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許淑華籲中央提明確觀光政策 游顥:國旅命懸加護盼重生


東勢梨受天災農損超過3成 江啟臣籲農業部啟動現金救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