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促台製造「地獄場景」 專家籲增購大量自殺無人機

國軍未來將擁有上千架各類型無人機,考驗部隊的無人機戰場應用。軍方人士表示,國軍現階段重點是無人機該如何運用與訓練,專家指出,美國主張台灣應大量採購自殺無人機,戰時在台海建立「地獄場景」重創共軍。

俄烏戰爭於2022年爆發,透過社群網站的「戰果」影片,使世人看到無人機用於戰爭的潛力,而國軍研製無人機的時間點,要早於俄烏戰爭,除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外,近年也開始跟多家民間廠商配合,研製多款不同用途、配置於不同((人載)台的軍用商規無人機,可預期未來國軍將擁有上千架各類型無人機。

當國軍未來將有上千架各型無人機在手,如何運用成為重要議題。關於無人機的運用規劃,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美國這兩年一直主張,台灣應複製烏克蘭在俄烏戰場的成功經驗,建立起一批可大量消耗的自殺無人機部隊,在台海對共軍製造地獄場景,美方對此概念稱為「全領域可消耗自主化系統」(All-Domain Attritable Autonomous Systems);現由中科院研發,並由空軍所操作劍翔無人機,可算是類似概念。

軍方人士也認為,無人機屬不對稱戰力核心之一,特別是面對中共的灰色地帶威脅、突襲,可成為快速打擊、機動防衛的要角,並與前線基層部隊整合部署,提升快速反應能力,例如濱海作戰指揮部的成立,就是為強化無人機的「戰場覺知」,以利迅速偵查、掌握小型目標。

不過,無人機在國軍屬於新戰術課題,各軍種該配屬哪類型無人機與如何運用,目前仍無定論。退役上校、前參謀本部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認為,最終還是要回歸各軍種,搭配現有戰力進行整合。

他以陸軍部隊為例指出,陸軍步兵部隊使用小型無人機,就是以步兵班、排,搭配無人機在短距離範圍進行偵察與攻擊。

周宇平表示,攻擊型無人機看似能在戰場發揮功能,但現實考量是數量有限,陸軍以代號「獵鴞專案」向美國軍購685架人員殺傷攻擊型無人機、291架反裝甲攻擊型無人機,但面對高強度的台海戰場,可能很快就消耗殆盡。

因此,周宇平認為,國軍地面部隊在思考小型無人機運用時,必須要回歸原有部隊的編成特性來建置兵火力,例如裝甲、砲兵部隊使用小型無人機應該是偵查,再搭配原有裝砲火力以持續壓制敵軍。

至於海軍部隊,周宇平表示,外界總會認為,海軍所使用的無人機要具備「艦載」能力,但以台海防衛作戰的戰場情境,海軍艦艇在戰時並不會遠離台灣本島遂行遠海遠洋作戰,無人機是否擁有艦艇起降能力,反而不見得是關鍵因素。

周宇平指出,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所使用的銳鳶無人機,仍是以監偵與戰果判定為主,但監偵任務會跟陸、空軍所使用的中、大型無人機一樣,面臨情資傳輸的鏈路頻寬與中繼能力是否足夠等問題,操作無人機的單位能否有效將情資傳遞給指揮部、友軍單位進行整合,也是當前急需探討的課題。

空軍方面,周宇平說,空軍未來的無人機主力會是對美採購的4架MQ-9B無人機,MQ-9B是採機場起降的大型無人機,也具備武器掛載能力,但大型無人機在戰時則有戰場存活力低的問題。

至於屬攻擊型的劍翔無人機,舒孝煌指出,劍翔無人機目前編制在空軍,但存在造價高與數量太少的問題,未來海軍濱海作戰指揮部應朝向類似「全領域可消耗自主化系統」的建軍目標,增購大量可負擔且可消耗的自殺型無人機,在台海防衛作戰發揮功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