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不簽!寵物店老闆未能營業輕生 何孟樺:很難過遺憾


鄰居不簽!寵物店老闆未能營業輕生 何孟樺:很難過遺憾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內湖某寵物美容店店主因其店面遲未能申請營業登記,日前於店內輕生,引發各界關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今(28)日表示,3月她接獲該寵物店陳情之後,不斷與市府討論修法事宜,甚至直接找都發局長到辦公室溝通,但市府修法立場卻都很強硬,間接造成憾事。


何孟樺下午再度召開協調會,都發局現場承諾會限期檢討寵物美容業開業限制,盼逐步讓台北成為「物種友善」之都。


何孟樺辦公室今日邀集北市府都發局、建管處、商業處、動保處、環保局及相關業者,針對「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附條件允許使用標準」召開檢討會議,何孟樺表示,針對現行「寵物美容服務業」、「寵物寄養安親服務業」的開立,現有法規過於粗糙,毫無客觀性,致使寵物服務業者易與鄰居發生糾紛。


何孟樺說,因應時代變遷的不同,寵物服務業不再是嫌惡設施,況且有眾多法規可防範環境問題,「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附條件允許使用標準」當中的「毗鄰條款」根本是疊床架屋,多此一舉,她也說,寵物服務業可以作為動物保護的最前線,不僅能輔導飼主與寵物行為的難題、避免飼主的隨意棄養,更能將動保觀念帶入社區當中,使得動物福利觀念更為廣泛得知。


何孟樺強調,比起都發局所設置的「毗鄰條款」同意書,其他動保、環境法規有相對客觀測量指標,若只針對特定行業,要求「毗鄰條款」同意書,顯然有失公允,她認為,善待動物是文明社會的指標,若能將寵物醫療、服務相關產業更融入社區,受益的不僅僅是飼主,也增加了人與不同物種的互動方式。


與會業者在會中指出,北市府環保局、動保處早已有針對噪音、環境衛生等法規管理,況且敦親睦鄰是每個行業都會做的事,「沒有人想成為惡鄰居」。


都發局在會中則表示,相關條款的確需要因時代不同,有滾動檢討調整的空間,而在何孟樺的要求及溝通下,都發局也現場允諾,將在今年8月15日前研擬修正放寬方向,並提供法規放寬修正報告。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也表示,深感遺憾和難過,今日已發文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建議儘速修正《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中,有關「寵物食品及用品零售業」及「寵物美容服務業」的相關規定。她指出,台北市擁有近30萬隻犬貓,平均每9至10位市民就有一位飼養寵物,寵物已成為臺北市重要的另類公民,甚至是家庭的一部分。


應曉薇表示,台北市一直自稱為「動物友善城市」,市府投入了大量資源來推動動物友善政策,包括動物友善餐廳、飯店和友善寵物公車,並嚴格管理各寵物診所。然而,她說,這起事件暴露出市府制定的某些法令已不合時宜,呼籲市府應儘速召集相關單位進行全面檢討,並研議修法,甚至放寬部分條件門檻,以回應民意需求。


應曉薇指出,寵物店的服務範圍涵蓋了寵物的食、衣、住、行,目前各國對於寵物飼養的要求除了飼主自律外,許多大型航空公司已允許寵物與乘客同艙,顯示出人類與寵物的互動已趨向更文明、更包容。


應曉薇認為,台北寵物相關店家在醫療、環境衛生和隔音等方面的自主管理已相當良好,台北市動保處應該提供都市發展局實際的現況數據,共同宣導動物友善城市的理念。


最後,應曉薇強調,動保處應介入了解,若樓上住戶的確要求修繕並已完成,等同於同意該店營業,若無其他需要改善或補件的問題,市府應依法核發營業登記,保障業者的合法經營權。


【CNEWS】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照片來源:何孟樺粉專。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支持賴清德提釋憲 林智鴻:上架看板跨出同溫層溝通全民


中國懲戒22條打壓我國 林昶佐:分裂台灣社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