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美和社區學(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眾所矚目的台裔美籍國際大企業家暨世界市值最大企業輝達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長黃仁勳日前正式宣佈輝達公司的海外總部落腳台北市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為北士科),全台灣人民有如中了大樂透一樣興奮(韓國人則很懊惱?為何不是設在韓國?)輝達原來是要在香港設研發中心的,但因中國對香港的控制日愈緊密嚴格,故黃仁勳決定離開香港另找吉地投資落腳,最後決定落腳台灣並成立其海外總部(非僅是研發中心或遠東的辦公室),輝達的進駐台灣無疑大大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與能見度,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與人才就業機會都有非常大的助益;將來台灣會成為很多國際高科技精英人才或高階商務人士之經商、考察甚至旅遊休憩或渡假之勝地,這是我一再強調要將台灣建設成遠東的瑞士,如今「臺灣之子」黃仁勳給台灣這個發展良機,台灣人更要保握機會努力將台灣建設臻至善至美之桃花源世界,不論城市或鄉村、山巔或海濱都要盡善盡美,不要將城市建設成像歐洲而將鄉村搞成像非洲,咱一定要將城市鄉村毫無差異的整體景觀美化,讓這些高科技菁英人才來到台灣就流連忘返,讓他們他鄉變故鄉、故鄉變原鄉、原鄉變夢鄉。


欲美化台灣縮短城鄉差距最簡單的就是做好社區總體營造,讓社區居民總動員自動自發做好自己社區營造工作;早在1952年聯合國開始推動全球的「社區發展運動」希望藉由社區發展運動來改善人類生活之品質,不過當時盤據台灣的國民黨蔣幫集團剛逃到台灣猶尚驚魂未定也還在尋覓下個安全逃亡落腳之處,後來因金日成發動韓戰之庇護而與美國簽訂「協防條約」,惟蔣介石也只是把台灣當成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根本無心建設台灣,當年國防軍事預算佔國家總預算七成以上,哪還有錢建設台灣、更遑論地方基層的社區發展建設了;直到1994年才由當時行政院文建會主任委員申學庸教授首度在立法院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區營造或社造)之名詞,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共同體的概念。這是文建會主任委員在國會對「社區總體營造」之定義、其重點在「文化」之面向,其實一般對「社區總體營造」之論述有六個面向,包括社區文化、社區產業、社福醫療、公衛環保、社區美化、社區安全等,在吾人多年研究社區總體營造後將社區營造分為十六種類型:環保社區、健康社區、安全社區、文化社區、商業社區、旅遊社區、工業社區、科技社區、眷村社區、山地部落、漁村社區、農村社區、城市社區、老人社區、合作社區、大學城社區等等,故社區營造之面向不僅是社區文化而已,還有很重要的社區產業、社區美化、社區公衛、社區環保、社福醫療與社區安全,所以我時常說「社區營造可以消滅貧窮、可以創造就業、可以發展觀光甚至可以創造財富」,譬如我在前文「美和學概論」提到的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的金牌農村社區就大力改造山野地區的永安村變成一個觀光農村社區,許多在外地工作之年輕人都返鄉創業創造財富;說到創造財富最經典的案例應該是新北市三峽區的「北大特區」了,「北大特區」是新北市第一名的社區營造堪稱「大學城社區之典範」,「北大特區」位於國立台北大學附近,十多年前北大特區剛推出時每坪還不到二十萬,很多台北市退休的公務人員及台北大學老師都來購置,所以一般居民文化水平都很高,很多家庭都有一些文物收藏品或書法畫作,他們都樂於取出仿製一份佈置於特區主要街道兩旁,增添社區很強的文化氣息,加上社區規劃原本就富有歐洲風味,街道兩旁林木茂盛更增添整個社區之優質感,在居民全力維護及努力社區營造之下,北大特區獲得新北市政府最多的績優評獎而贏得新北市「第一名社區」之美譽,房價也像三級跳一樣跳過六十大關,也就是說新屋購買者至今已賺超過三倍了,這就是應驗我常說的「完美而成功的社區營造可以提升房地產價值」;我在「美和學概論」中曾提到「布農部落社區」,這是一個創造就業消滅貧窮的典範,布農部落在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山區,距離鹿野鄉永安社區約一小時車程,這山地部落人口不多約三百人左右,由於山地謀生不易故而很多年輕人都到外地求職謀生,留在家鄉山地的若遇天災地變人禍往往就到教會求助;1995年基督教白光勝牧師基於基督信仰與博愛精神乃到處募款籌錢成立台灣第一個原住民文教基金會「布農文教基金會」,全國最大超商7-11則每年定期從盈餘中提撥部份款項捐助他們,這基金會主要有六大任務,包括產業發展、教育關懷、自然倫理、社會福利、藝術文化、信仰關懷。白光勝牧師利用這個基金會開發「布農部落有機農場」「畜牧場」「紡織工坊」「民宿」「部落劇場」「原住民風味餐廳」「咖啡屋」「會議室」「農特產加工場」等結合產業發展與原住民文化及國民旅遊於一體,他們還組織一個30人左右的歌舞團,只要報名觀賞旅客達30人便可在部落劇場公演,部落劇場可容納將近250人,除了一些流行歌曲外大部份都表演傳統的原住民歌舞,他們還歡迎遊客一起上台歡唱共舞,這個歌舞團還出國訪問紐西蘭等與各國原住民族交流表演台灣原住民特有的「八部八音表演」,所以現在這裡已非窮鄉僻壤的偏鄉部落,經過宗教的洗禮與社區總體營造,這裡現在已變成一處山間原住民文化與美食的旅遊勝地,可以體驗原住民山間生活、原材料食材的原住民風味餐,吹拂著山風喝著原味咖啡或享受著下午茶欣賞著山巒雲霧美景。這亦是一處山區部落社區總體營造非常成功的經典。


在海濱社區營造最成功的典範應該是基隆市的正濱漁港吧,正濱漁港原是台灣最大的遠洋漁業漁港,第二是高雄前鎮漁港、第三是屏東東港漁港;後來正濱漁港日漸淤積就沒落了,高雄前鎮漁港便竄起獨占鰲頭而且獨佔全國遠洋漁業百分之九十的漁獲量,正濱漁港沒落後整個漁港社區都衰敗頹廢了,連海鮮餐廳都很難經營,直到台大城鄉所畢業的社區營造專家林右昌當選市長才大有改觀,林右昌市長請來文化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的郭瓊瑩教授帶著一批學生將正濱漁港大改造大營造,他們洗刷牆壁然後將整排牆面上漆刷成彩色屋,乍看還頗有北歐風情,他們又把周邊附近道路海堤河堤整修美化完善,讓正濱漁港創造出新的一番風景也創造新的風光,完工當年正濱漁港的社區營造獲得素有建築設計類「諾貝爾獎」美譽的「亞洲建築獎社區營造類第一名」,林右昌市長在百忙中親自帶隊到馬尼拉領獎;頒獎當天基隆市各社區營造成果聯展正在港邊的文化中心舉行開幕典禮,我發現一向非常重視此項活動的林右昌市長沒有親自主持開展典禮,經打聽才知道他正在馬尼拉在各國社區營造專家權威面前非常榮耀的公開領取亞洲最高榮譽的「社區營造類建築設計獎」,讓基隆市再度在國際間發光發熱;現在正濱漁港已變成基隆市一處新旅遊景點,許多海鮮美食也都紛紛回來開業,現在到基隆旅遊的團隊都會安排到正濱漁港旅遊並享受海鮮美食,所以社區營造又給正濱漁港恢復往日的榮景也創造就業創業機會,更重要是美化社區景觀加強地方社區的環境保護與公共衛生,促進地方社區產業的發展,完全恢復正濱漁港的生機與地方創生,我相信這對正濱漁港附近的房地產一定增值不少,所以社區營造亦是地方創生與創造居民財富之良方無疑。


台灣還有很多做得很好也獲獎的社區營造,限於篇幅就此擱筆,以後再分批介紹以分享有興趣的看官讀者們;其實日本的社區營造也有很亮麗耀眼的成績、很值得台灣社造界之觀摩學習參考;去年(2024)七月國立台灣工藝研究中心的「台灣社區工藝產業推廣輔導計畫」就曾組團到日本參訪日本各地的社區工藝產業發展,成果相當豐碩,我過去曾多次赴日考察,我的感覺真的是「台日兩國兄弟情深」,向他們請教問題他們都會傾曩相授不佞指教,所以當前台灣社區營造應向日本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像這種參訪考察團台灣各部會或相關團體應多舉辦,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


談了很多國內外相關之社區營造之成功例子再回來套進「美和社區營造」之建設,美和村的特色就是客家色彩非常鮮明濃厚,附近也都是客家村落,其所屬的內埔鄉更是南部最典型也是最大的客家鄉鎮,美和村內有美和中學和美和科技大學兩所中高等學府都已存在半個世紀以上,兩校都是由名外科醫生徐傍興博士所創辦;半個多世紀以來兩校已培育出數萬校友分別在海內外各地崢嶸頭角出類拔萃俱為社會菁英人才、深具社會影響力,更有很多校友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掌握政治權柄,所以美和村及美和兩校及揚名國際數十年的美和棒球隊與客家特有的文化形成美和社區營造非常豐富的資源與資材,比起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布農部落社區來說美和村的資源真的多到如天之驕子;桃源村可說比其更偏遠的紅葉村相差無幾,兩村都在中央山脈東邊的山麓,桃源村周圍數哩路人煙稀少、只有樹木和石頭,白光勝牧師在此成功營造布農部落社區使桃源村真的變成一座「新桃花源」,真有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渡過紅海到達黃沙滾滾飛沙走石瀰漫的西奈半島逃避埃及人的迫害,而在極端惡劣環境下建棚屋遮風避雨躲避飛沙走石的襲擊最後建立以色列國,在我看來白光勝牧師帶領布農族人在桃源村成功建立布農社區之精神都是要克服極大艱困惡劣的環境,其精神是非常偉大的其成功也絕非偶然的;美和村的資源真的比桃源村太得天獨厚了,何況美和科技大學還有「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聘請研究客家文化載譽國際的教授級曾喜城大師在主持,所以若能集結這些豐富的資源來將美和社區營造成一個非常成功美麗的典型客家社區,不管是客家文化型社區、客家產業型社區、家居長照型社區(或健康型社區)、大學城社區、觀光旅遊型社區應都能在美和社區營造中完美的展現,只要美和村民同心協力有志一同,在曾喜城大師領導主持下營造一個亮麗耀眼閃耀於國際的客家社區應是亦如反掌折枝之易嘛!甚至能像基隆正濱漁港到國際去拿一個「諾貝爾建築設計獎」回來亦是順水行舟順風順水朝發夕至水到渠成的,屆時全世界客家人都會到美和社區朝聖就像全世界回教徒(穆斯林)一生必到麥加朝聖一次一樣。屆時美和村真的會變成全球客家族群的中心有如全球穆斯林的的麥加或基督徒的耶路薩冷;美和村附近的房地產都會快速倍增再倍增有如新北市三峽區(附註)的北大特區一樣或今日桃園市的「青埔特區」房地產在桃園市一支獨秀的耀眼北台灣,「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美和社區發展前景是難以估計的。


台灣現在已不只是全球經濟大國更是全世界的科技強國,讓世界各主要大國都引領企盼台灣科技大廠前往投資,法國總統馬克宏還公開感謝台灣前去法國投資;「臺灣之子」世界AI教父黃仁勳已和教宗及美國川普總統一樣講話都是面向全世界的、其公開發言都是讓當代世人不敢忽視的存在,而這三人現在都或大或小聚焦在台灣這個島國之強大韌性發展上,因為這個島國的和平發展壯大都非常巨大的關係到全球的和平民主發展;所以台灣人要更賣力更勤奮更勇敢更有信心與毅力的迎向未來的挑戰,除了發展高科技也要發展傳統產業、除了建設都會區也要營造山區海濱鄉村,讓台灣整體的美起來亮麗起來,讓外賓來台灣城市洽公經商也不忘到鄉野林區休憩旅遊,建設台灣成為遠東的瑞士是我們的不減壯志與最終理想,「社區總體營造」就是咱必要採取的首要策略。偉大的台灣同胞們,加油!再加油。


「附註」北大特區其實有四分之一屬於樹林區另四分之三屬於三峽區,三峽區曾向樹林區提議全部割讓給三峽區,讓「北大特區」整個行政管轄權更完整,但樹林區不同意,樹林區說「北大特區」是他們區內最經典的「社區營造」典範,若沒有「北大特區」的光輝榮耀,樹林區就毫無光彩了。(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勁報總主筆、曾任立委辦公室主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