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葉是垃圾還是廚餘? 王正旭建議分類朝「區域生活圈」整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端午節將至,我國廚餘分類標準卻不一致,民進黨立委王正旭今(26)日於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指出,粽葉到底該歸類為一般垃圾還是堆肥廚餘,各縣市標準卻南轅北轍;他建議環境部應積極研議推動廚餘分類全國一致化政策,至少朝「區域生活圈」整合方向努力,以減輕民眾困擾、提升回收效率。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允諾將與地方政府深入討論可行方案。
「粽葉到底算是一般垃圾要直接丟,還是算堆肥廚餘要回收?」王正旭表示,我國現行廚餘回收分類,會因為各縣市後端去處和處理方式,有不同的分類政策。他舉例,粽葉在彰化縣、新北市等縣市是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高雄市卻是把粽葉當成「堆肥廚餘」回收,全國各地方政府分類標準並不一致。
王正旭進一步說明,如果再以骨頭為例,新北市是將骨頭分為其他廚餘,丟入一般垃圾處理;台北市卻是要當堆肥廚餘,要回收,但不用分大小骨頭,全部都回收當堆肥。他也說,如果是台東縣,骨頭廚餘的回收,還會區分大小骨頭,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雞鴨等小骨頭要回收,豬牛羊等大骨頭是當一般垃圾。
王正旭提到,除了粽葉或骨頭等具體品項的差異之外,各縣市連分類的基本邏輯都不一致,有些縣市是直接二分,除了當成一般垃圾的其他廚餘外,剩下的就是回收廚餘,不分養豬或堆肥廚餘;有些縣市則是分成3類:除了當一般垃圾丟掉的以外,在要回收的廚餘中,還會細分養豬廚餘或堆肥廚餘。他直言,以上都還只是廚餘分類的差異,都還沒討論到實務上執行的狀況。
王正旭坦言,我國廚餘分類政策在各地方政府有那麼大的差異,原因就是環境部將廚餘分類權限下放地方政府,依據「轄內清除處理設施」或「去化管道實務需求」,訂定各地方認為適合自己的廚餘分類方式。他認為,這就會牽涉到各縣市除了掩埋及焚化的量能外,包括養豬場、廚餘蒸煮的量能,還有堆肥場、生質能源廠等多元再利用的量能都會納入考量。
王正旭說,現在台灣已經有很多地方,都是一日生活圈,光是一天內的生活範圍,就不限於一個縣市,住在基隆或桃園,在台北或新竹工作的人非常多,但各縣市對廚餘的分類差異那麼大,變成民眾光是中餐和晚餐的廚餘分類項目與邏輯都不同,對於廚餘回收政策的執行與落實,實在不利。
王正旭強調,若能讓全國廚餘分類更一致化,無論對於民眾落實廚餘回收,甚至清潔隊員或業者處理,以及政府宣導,都會比較便利。他建議,環境部能研議,如何能讓全國廚餘的分類及處理規範更一致化,如果全國無法一步到位,也希望能儘量進行區域生活圈的整合。
對此,針對廚餘分類政策的整合,彭啓明、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則承諾,會再來跟地方政府及環保局討論,是否有更加整合的機會,包括如何合作,以改善我國廚餘分類和處理的模式。
照片來源:王正旭辦公室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嘆藐視國會罪違憲讓立法權趨於弱勢 羅傳賢:讓吳釗燮、潘孟安可不甩立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李 映儒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