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加護病房「一床難求」 健保崩盤不是錢
(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全台急診「一床難求」,空前壅塞,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卻傳出在社群平台上跟急診醫師拌嘴,嗆對方「小腦袋」,該醫師傳出無奈決定離職,立委陳昭姿點名要林靜儀下台。林靜儀下午出面回應,強調這是片面資訊,但如果用詞跟溝通需要檢討,「我會虛心檢討」。
陳昭姿以「請林靜儀不要成為逼走醫護的幫兇」發文,表示有位急診醫師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請林靜儀多關心急診面臨的崩潰與壅塞,但林靜儀竟以嘲諷語氣回應「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該急診醫師無奈,決定準備離職。陳昭姿呼籲,「請林靜儀次長不要成為逼走醫護的幫兇!」。
林靜儀下午出席衛福部緩解急診壅塞記者會,表示這件事情為片面資訊,農曆年前,衛福部就已急診壅塞,研擬基層診所春節期間開診獎勵措施,降低急診壓力,但受流感、諾羅等疫情影響,各大醫院急診還是緊繃。她強調,當時留言情境的關鍵,是希望大家重視分級醫療。
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昨日受訪時指出,急診壅塞並非短期現象,而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的累積結果。根本原因在於住院床位不足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急診病患無法順利轉入病房,形成「急診滯留」現象。近期護理師短缺更造成「大關床潮」,即便有空床,也因缺乏護理人員而無法收治病患,加劇急診壅塞。
「衛福部一邊喊著分級醫療,一邊卻縱容醫學中心快速增加!」陳昭姿指出,台北區醫學中心數量已從應有的4家暴增至10家,形成「看病就要到醫學中心」的迷思,直接導致病患湧入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逐漸萎縮,台灣醫療結構嚴重失衡,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陳昭姿認為,進行健保制度總體檢,才能根本解決醫療資源失衡問題,應該實施「小病症自己顧、大病健保來」的支付制度,強化輕症病患自我照護,避免輕症病患湧入急診。也可參考韓國對輕症病患收取較高額藥品費用,促使輕症病患留在基層診所或地區醫院,強化分級醫療。
在穩定護理人力方面,除了發放津貼外,也應該藉由「三班護病比」入法改善護理人員薪資與工時,減少過勞和離職潮。陳昭姿呼籲,衛福部不能再只喊「靈活調度」與「增加人力」,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健保制度的全面檢討、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護理人力的穩定培育,才能真正解決急診壅塞問題。
急診室一床難求 病患轉院往生
(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醫院急診壅塞嚴重,加護病房一床難求,引爆社會關注。一名護理師指出,有名患者被送到高雄一家醫學中心,但加護病房滿床無法收治,經聯繫南部多家醫學中心都因滿床無法收治,最後送往成大斗六分院,經治療後仍不幸引發敗血症病逝。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此事件發生在2月中旬,該名患者其實是在台南而非高雄,並受到完整的醫療照顧。
據了解,該名病人為罹患潰瘍性大腸炎,長期在成大醫院總院接受類固醇治療,這次因腹痛送到急診就醫,診斷是腸穿孔,並已休克,需緊急手術且需要加護病房呼吸器照護。急診部聯絡南部各醫院都沒有加護病房空床,只有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有床,所以轉院,一小時內就安排手術,但無奈最後仍出現敗血症病逝。
劉越萍說,該名患者在轉院的過程當中,雙方醫院都沒有延遲且積極處理病人,患者也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至於護理師貼文部分,她說,可以理解這段時間只要聽到醫護人員壓力很大,大家就會想幫忙表達,宣洩壓力,衛福部會請照護司向該名護理師進行了解,建立正式的溝通管道,讓大家尋著管道去做檢討。2025/2/24
陳昭姿以「請林靜儀不要成為逼走醫護的幫兇」發文,表示有位急診醫師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請林靜儀多關心急診面臨的崩潰與壅塞,但林靜儀竟以嘲諷語氣回應「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該急診醫師無奈,決定準備離職。陳昭姿呼籲,「請林靜儀次長不要成為逼走醫護的幫兇!」。
林靜儀下午出席衛福部緩解急診壅塞記者會,表示這件事情為片面資訊,農曆年前,衛福部就已急診壅塞,研擬基層診所春節期間開診獎勵措施,降低急診壓力,但受流感、諾羅等疫情影響,各大醫院急診還是緊繃。她強調,當時留言情境的關鍵,是希望大家重視分級醫療。
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昨日受訪時指出,急診壅塞並非短期現象,而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的累積結果。根本原因在於住院床位不足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急診病患無法順利轉入病房,形成「急診滯留」現象。近期護理師短缺更造成「大關床潮」,即便有空床,也因缺乏護理人員而無法收治病患,加劇急診壅塞。
「衛福部一邊喊著分級醫療,一邊卻縱容醫學中心快速增加!」陳昭姿指出,台北區醫學中心數量已從應有的4家暴增至10家,形成「看病就要到醫學中心」的迷思,直接導致病患湧入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逐漸萎縮,台灣醫療結構嚴重失衡,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陳昭姿認為,進行健保制度總體檢,才能根本解決醫療資源失衡問題,應該實施「小病症自己顧、大病健保來」的支付制度,強化輕症病患自我照護,避免輕症病患湧入急診。也可參考韓國對輕症病患收取較高額藥品費用,促使輕症病患留在基層診所或地區醫院,強化分級醫療。
在穩定護理人力方面,除了發放津貼外,也應該藉由「三班護病比」入法改善護理人員薪資與工時,減少過勞和離職潮。陳昭姿呼籲,衛福部不能再只喊「靈活調度」與「增加人力」,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健保制度的全面檢討、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護理人力的穩定培育,才能真正解決急診壅塞問題。
急診室一床難求 病患轉院往生
(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醫院急診壅塞嚴重,加護病房一床難求,引爆社會關注。一名護理師指出,有名患者被送到高雄一家醫學中心,但加護病房滿床無法收治,經聯繫南部多家醫學中心都因滿床無法收治,最後送往成大斗六分院,經治療後仍不幸引發敗血症病逝。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此事件發生在2月中旬,該名患者其實是在台南而非高雄,並受到完整的醫療照顧。
據了解,該名病人為罹患潰瘍性大腸炎,長期在成大醫院總院接受類固醇治療,這次因腹痛送到急診就醫,診斷是腸穿孔,並已休克,需緊急手術且需要加護病房呼吸器照護。急診部聯絡南部各醫院都沒有加護病房空床,只有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有床,所以轉院,一小時內就安排手術,但無奈最後仍出現敗血症病逝。
劉越萍說,該名患者在轉院的過程當中,雙方醫院都沒有延遲且積極處理病人,患者也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至於護理師貼文部分,她說,可以理解這段時間只要聽到醫護人員壓力很大,大家就會想幫忙表達,宣洩壓力,衛福部會請照護司向該名護理師進行了解,建立正式的溝通管道,讓大家尋著管道去做檢討。2025/2/24
- 記者:自立晚報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