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國會職權修法引發年輕人大規模抗議 學者解析背後原因

立法院近日處理國會職權修正相關法案,引發大規模民眾抗議,台北時間5月24日晚間9時,抗議人數更高達1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抗議群眾中有不少年輕面孔。對此,4名台灣學者王宏恩、吳冠昇、陳方隅、葉耀元,於25日聯名投書英文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深入解析年輕人走上街頭的背後原因。



學者們首先指出,認為上街的年輕人都是被民進黨動員的說法太過天真,沒有根據。今年總統大選結果顯示,許多年輕選民轉而支持第三勢力民眾黨,而非執政的民進黨。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花學運關鍵人物、現任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與國民黨合作提出國會職權修法。從年輕人的投票模式看來,一般可能預期他們會支持民眾黨推動的改革,但事實正好相反。



文章分析,年輕人集體抗議打擊貪腐、制衡政府的修法案,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藍白陣營試圖以不必要的速度強行通過法案,國民黨立委甚至無視清點人數,宣布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二讀,修法最終版本也是由民眾黨、國民黨秘密協商而來,直到二讀時才公布,大幅降低年輕人對法案的信任。



其次,國民黨和民眾黨強推該法案,也讓年輕人懷疑他們的動機。多位法學學者曾警告部分內容恐違憲,此外藍營在4月底才大舉訪中,修法時機令人起疑。許多太陽花學運參與者更將與國民黨走得近的黃國昌視為叛徒,質疑國民黨動機。



第三,許多抗議者擔心法案過度擴大立委職權。根據草案條文,立委可調查官員、軍人、法官、企業甚至一般民眾,並要求提供所有「需要」的文件。這種權力濫用可能危及政府運作、影響司法程序,在國民黨立委被控向中國洩密之際,更有可能損及國安。學者們指出,民進黨2016年也曾提出類似法案,但在各界質疑下迅速撤回,顯示民眾不願立委隨意擴權。



展望未來,學者們憂心立法院僵局恐影響台灣的軍事改革。國民黨揚言要刪減國防預算、取消潛艦國造等軍購案,恐使台灣的軍事現代化延宕。在當前政府分裂的情況下,台灣的政治動盪恐持續4年之久。文章指出,鑑於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及美中競爭中的關鍵角色,立法院僵局的後續發展,可能進一步影響美中在東亞的平衡。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