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院黨團啟動「預算解凍計時器」 嗆民進黨不要再打假球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立院黨團啟動「預算解凍計時器」 嗆民進黨不要再打假球
(圖/翻攝自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Facebook直播)

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先前聯手,大砍或凍結部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並於1月21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3月12日否決行政院提出的114年度總預算覆議案,總統府則依法在3月21日公布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近期中央政府行政各部會因受預算刪減或凍結影響,已取消或減少一些預算支出,影響陸續浮現。國民黨立院黨團今(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啟動「預算解凍計時器」(https://unfreeze.kmt.studio/),讓國人看到總預算到底凍結多少案,目前解凍有幾案,戳破民進黨用總預算情緒勒索全體國人,搭配大惡罷,壓制監督政府力量的意圖。

內政委員會召委牛煦庭指出,在野黨遭受到史上最嚴重的情緒勒索和造謠抹黑,行政院提出預算,再由立法院進行審查和同意,而身為民意代表的職責,就是要監督政府,嚴審預算。牛煦庭表示,預算審查實務上,有刪除有凍結,凍、刪預算是分離的,預算凍結就代表可以解凍,各部會凍結案數看起來很多,但大部分都只要提出書面報告,列入各委員會報告事項內就能解凍。

牛煦庭表示,國民黨召委都不會為難行政部門,民進黨召委更應該積極替執政的行政部門安排解凍案的報告,但事實上從總統府公告,覆議案否決之後,已經過21天,行政部門一個解凍案都沒送,這才是真相;不是凍結多少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政府不願解凍的問題。

牛煦庭表示,國民黨團透過科技立委葛如鈞設計「預算解凍計時器」網址是https://unfreeze.kmt.studio/,公開讓國人看到,總預算到底凍結幾案,解凍幾案,不要再被謠言綁架和騷擾;而現在各部會的解凍案是0。

司法法制委員會召委吳宗憲表示,預算審查有刪除和凍結,無論是在中央的國會還是在地方的議會,都是行之有年的審查過程。但是民進黨利用人民不懂預算審查流程,全部混為一談。吳宗憲指出,了解預算審查的都知道,凍結案在預算審查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是督促行政機關,希望行政機關改進或是達到要求標準,只要提出報告或達成標準就能立刻解凍。

吳宗憲說,過去曾在地方市府擔任主管,局裡的預算也經常遭到議會凍結,但只要達到議會要求解凍的方式後,將議會要求的書面資料交出後,就能獲得解凍;在立法院往年預算解凍案也是如此,但民進黨非常惡劣地利用民眾不了解預算審查資訊落差,刻意操作以遂行政治上的利益。

吳宗憲指出,解凍案非常簡單,大多數都以提出書面報告即可解凍,少部分解凍案則以進行專案報告,說明立委質疑預算執行疑問後始可解凍。簡言之,行政機關要讓預算解凍,過程其實非常簡單,這是立法委員看守人民荷包的職責所在,不是在找行政機關麻煩。

吳宗憲表示,行政機關若發現在預算使用上有困難或是不足時,可以提出追加預算、特別預算和動用第一、第二預備金,並非完全無錢可用。去年行政院第二預備金就使用73億元。現在民進黨政府取得史上最高的預算,卻在媒體、網路或是街頭宣講哭窮、沒錢可用,騙國人無錢可執政,更可惡的是,民進黨政府計畫性暫緩提出解凍預算報告。

吳宗憲說,只有極權國家才不會凍刪行政機關預算,民進黨過去在野時,也凍刪執政黨非常多預算,而行政院現在該做的事,就是敦促行政部門趕快送解凍案到立院各委員會。

吳宗憲指出,從「預算解凍計時器」中就可以看到,行政院各部會非常統一、一致地不送出解凍案,民進黨團也不排解凍案,目的在便於政治操作,民進黨從行政部門到立院黨團一起做壞事,為大惡罷添柴火,什麼國家發展、民生需求、經濟困境一點都不在乎,只在乎民進黨一黨專政、極權,讓柯建銘順利坐上立法院長位置,這不是民主國家該有的樣貌。

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葛如鈞表示,對於民進黨政府刻意不讓行政部門提出解凍案感到憤怒,立法委員本有監督行政部門職責,從本會期一開始就希望行政部門趕緊提出解凍案,光在教文委員會就出現非常奇特現象,如文化部、中研院直到今天4月11日,一件解凍案都沒送進委員會,不僅讓人懷疑是不是「預謀犯案」?距離總統府公告總預算已經21天,各單位不是都在喊窮?

葛如鈞說,昨(10)日在教文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院長,詢問委員會凍結1250萬元,為何迄今未送解凍案?中研院院長說立院有規定送案時間,又說1250萬元太少,要等更大條的11億元解凍報告寫好再一併送。葛如鈞指出,1250萬元可以解決許多研究員需要經費的問題,而11億元凍結預算只要在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後,就能送到院會處理,國民黨召委都願意排案審查解凍案。

葛如鈞質疑中研院行政消極、言行不一的用意,「只要送報告就能解凍,中研院為什麼不送?」。葛如鈞表示,為了讓國人能夠清楚看到是誰不願意送解凍案,於是設計一套「預算解凍計時器」(https://unfreeze.kmt.studio/),這個網址會一直存在,程式碼都是公開,歡迎國人一起監督政府,看看哪個行政部門消極不作為。

更多新聞推薦

滿月也有大小之分! 最小滿月4/13亮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