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大賽不能變成「踢皮球」大賽 藍委葛如鈞籲政府加速延役作業!
【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1)日針對核能安全委員會、中央研究院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等案進行審查,國民黨教文委員會召委葛如鈞質詢時表示,委員會對中研院的預算極力支持,預算解凍應該也會順利,未來在與民眾溝通的時候,希望可以表達「信任教文委員會對中研院的支持」。

葛如鈞指出,因在預算協調過程中,中研院曾透過媒體以「中研院:3000人助理薪資恐發不出來,實驗室無法運作」等悲情訴求,對外針對預算凍結放話,但在事後事實證明,各黨團仍願意接見與溝通,預算得以解除誤解,溝通過程、結果也應該多正向地發佈聲明,讓溝通過程更健康、透明。

另外,針對當前國際能源趨勢,葛委員強調,台灣《核管法》已於 5 月 13 日三讀通過,展現政府對核電議題的再評估。而國際間,德國已放棄反對核能的立場,法國更積極爭取將核能納入歐盟再生能源分類,顯示低碳核能技術在全球備受重視。

「總統都說新核能可以考慮,我們不該再拖,應該幫助他準備好!」葛如鈞指出,台灣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投入的經費嚴重落後:「人家微軟拿 600 億,亞馬遜投 150 億,我們今年1600萬,明年才編 1.2 億。」。
葛如鈞進一步呼籲行政部門應加碼預算支持核工技術與人才,積極投入新核能研發,然而,中研院在核能議題上的態度讓人覺得很遺憾。他質疑,核能作為低碳能源的選項,為何未被納入中研院主導的「淨零五支箭」科研藍圖,呼籲將其升級為「淨零五加一」,納入核能。
對此,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回應,「中研院目前沒有核安方面的人才,也不會專門聘核工人才。」表示核能是應用研究,不是中研院的主責並加以強調:「否則國原院做什麼?核安會做什麼?中研院不能做全國所有的事情。」
葛如鈞痛批這種「甩鍋式」的說法令人錯愕。他指出,廖俊智過去以「社會上已經在討論已經在做的,我們就不會放在五支箭裡面」如今核安會願意提供幫助時又聲稱「其他單位比我們更適合」為由拒絕投入研究?
廖俊智表示,核能不是由中研院主導,中研院有自己的定位和強項,不能做全國所有的事情。葛如鈞直言,因為大家有做,所以中研院不用做?中研院作為全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竟然在核能議題上花了大篇幅推諉,恐怕讓核能與核工人才感到極大失望。
葛如鈞最後呼籲,自己在立法院中持續倡議核能應回歸理性科學角度,鼓勵跨部會合作,培育核能與 AI 時代融合下的技術人才。他呼籲包含中研院、核安會等相關部會,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定位,不能讓台灣錯失國家能源轉型的戰略契機。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 記者:警政時報 包克明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