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緯情》購物車已滿!雙十一如何顛覆大陸購物文化?
雙十一的經驗證明,購物節已不僅僅是價格競爭,如何提升消費者的全方位體驗,並進行精準行銷,將是台灣電商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取勝的關鍵。(圖/取自網路)
作者/倪國緯
十月下旬悄然來臨,距離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越來越近。這場購物盛宴不僅對中國大陸的消費者產生深遠影響,近年來也逐漸吸引了台灣消費者的目光。隨著雙十一的演變,它已不再只是促銷活動,更成為觀察中國大陸電商行業發展與經濟動態的重要窗口。
雙十一的起源與發展
雙十一,最早是中國大陸年輕人創造的「光棍節」,以幽默的方式來表達單身者的生活狀態。11月11日這個日期由四個「1」組成,象徵孤獨感。我剛到北京工作時,還是單身的我,同事們會在這天找我一起吃飯慶祝。沒想到,2009年天貓(當時稱為淘寶商城)決定利用這個節日舉辦促銷活動,這次嘗試雖然規模不大,參與的商家也不多,但結果出乎意料,當年的銷售額達到了5200萬人民幣,為後來雙十一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圖/取自網路)
隨著活動規模逐年擴大,雙十一從一個簡單的促銷日演變為全球矚目的購物盛會。2011年,雙十一的銷售額突破52億人民幣;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驚人地達到了4982億,顯示了中國大陸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雙十一活動不僅提供大幅折扣,還融入了直播帶貨、遊戲互動等創新元素,使其成為消費者每年期待的重要節日。
當然,隨著雙十一的擴張,問題也隨之而來,例如物流壓力增大、價格先漲後降等爭議。然而,這個節日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消費文化的一部分,無可取代。
值得注意的雙十一事件
在過去十多年的雙十一歷程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事件。例如,2014年阿里巴巴註冊了「雙十一」商標,此舉引發了其他電商平台如京東、蘇寧等的不滿,迫使它們只能使用「11.11」來進行宣傳。這反映了阿里巴巴對雙十一的壟斷地位,也使天貓在這個節日中占據了核心位置。
另一個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當年雙十一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人民幣,移動端購物的比重更是達到68%,這象徵著移動購物時代的到來。隨著智能手機普及,消費者越來越依賴手機購物,這也促使平台進一步優化手機應用和支付功能,提升消費體驗。
在北京的雙十一經歷
在北京工作的那些年,每當雙十一臨近,辦公室的氣氛總是有所不同。快到雙十一的時候,大家上班時都心不在焉,一邊工作一邊偷偷瀏覽購物網站,討論著要買什麼,哪些品牌的折扣最划算。隨著雙十一逼近,大家的購物車逐漸被填滿,辦公室裡開始流行交換購物攻略。
到了雙十一當天,辦公室的快遞到訪次數大幅增加,前台被堆積如山的包裹擠得滿滿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東直門外的中石化總部洽談合作,當時正好是雙十一剛結束,總部大樓門口地上滿是快遞包裹,宛如一場購物狂歡剛剛落幕。這些場景讓我深刻感受到,雙十一已經不僅僅是購物,還成為了許多人的年度慶典。
2024年雙十一的趨勢
隨著2024年雙十一的到來,這個節日展現出一些新趨勢。首先,價格戰不再是唯一焦點,越來越多平台與品牌開始強調「性價比」。今年,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平台都更加注重商品品質,尤其是針對年輕消費者,僅僅靠低價已不足以吸引他們的注意。消費者現在希望能夠買到高品質且物有所值的商品。
(圖/取自網路)
此外,平台之間的技術互通也是一大亮點。今年,淘寶首次引入了微信支付,京東也接入了支付寶,這些舉措大幅提升了購物便捷性。再者,品牌直播帶貨也將成為今年的一個新潮流。過去,頭部網紅主播是雙十一的主角,而如今,品牌商傾向於自己開展直播,直接與消費者互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今年的雙十一還將推出更多政府補貼措施,特別是在家電領域,這些優惠政策將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儘管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但雙十一的影響力仍不容小覷。
對台灣電商的啟發
雙十一的成功對台灣電商業者提供了不少啟發。首先,台灣的電商可以參考中國大陸電商在促銷活動中的整體消費體驗提升。除了價格,物流效率、售後服務、客戶體驗都是重要的競爭點。縮短消費者從下單到收貨的時間,加強客服系統的反應速度,將有助於提高用戶滿意度。
其次,台灣的電商平台可以考慮打造本地化的購物節慶,模仿雙十一這樣的成功模式,舉辦年度大促銷,配合宣傳與活動預熱,培養消費者對於購物節的期待,從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帶動整體消費動能。
總的來說,雙十一的經驗證明,購物節已不僅僅是價格競爭,如何提升消費者的全方位體驗,並進行精準行銷,將是台灣電商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取勝的關鍵。
倪國緯,台灣出生長大,畢業於中興法商(現為台北大學),後赴美國雪城大學攻讀碩士,並在大陸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其父親1949年從昆明離開大陸,而兩個孩子卻在昆明出生,再加上他娶了一位大陸妻子,這段奇緣讓他對大陸的發展格外關注。在北京工作十餘年,先在兩岸合資公司,後來到大陸公司工作,與大陸員工相處融洽,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對大陸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深刻的理解。倪國緯將藉由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向大家介紹大陸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促進兩岸交流和理解。
- 記者:優傳媒新聞網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