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手部衛生日 南投衛生局:勤洗手保健康
【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09年起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活動」,將5月5日訂為「世界手部衛生日」,為強化學童防疫觀念,落實正確洗手行為,縣府衛生局7日與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攜手前進校園,在國姓鄉國姓國小辦理「一起洗手趣,預防腸病毒」打擊腸病毒校園宣導活動,國姓鄉超萌吉祥物「YOYO」和「朕鹿玩」也化身YOYO水波俠及朕鹿玩護手王,熱情帶領小朋友學習洗手知識,讓防疫知識更好玩,將「正確洗手」的防疫觀念帶入校園,讓學童免於腸病毒威脅。

副縣長王瑞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任視察卓宋、疾病管制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吳智文、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方案營運副理林佩蓉、國姓鄉公所鄉長邱美玲、林芳伃議員等人一同化身「洗手防疫泡泡兵」打擊腸病毒,參加麥當勞叔叔一起洗手趣活動。國姓鄉幼兒園及國姓國小、長流國小、育樂國小、明德幼兒園約300名師生共同響應。
王瑞德提醒,腸病毒感染為幼童常見的傳染病,分布廣泛且型別眾多,每年4-9月為腸病毒感染流行期,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重症病程發展快速,需掌握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期,家中若有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與其他幼兒隔離,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預防腸病毒除了接種疫苗,落實手部衛生是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幼童,民眾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確實做到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及洗手七要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以降低腸病毒等傳染病等傳播風險。若有相關疑問請洽南投縣防疫專線049-2220904或1922諮詢。

副縣長王瑞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任視察卓宋、疾病管制署中區管制中心主任吳智文、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方案營運副理林佩蓉、國姓鄉公所鄉長邱美玲、林芳伃議員等人一同化身「洗手防疫泡泡兵」打擊腸病毒,參加麥當勞叔叔一起洗手趣活動。國姓鄉幼兒園及國姓國小、長流國小、育樂國小、明德幼兒園約300名師生共同響應。
王瑞德提醒,腸病毒感染為幼童常見的傳染病,分布廣泛且型別眾多,每年4-9月為腸病毒感染流行期,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重症病程發展快速,需掌握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期,家中若有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與其他幼兒隔離,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預防腸病毒除了接種疫苗,落實手部衛生是最有效的方法,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幼童,民眾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確實做到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及洗手七要訣「內、外、夾、弓、大、立、腕」,以降低腸病毒等傳染病等傳播風險。若有相關疑問請洽南投縣防疫專線049-2220904或1922諮詢。
- 記者:自立晚報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