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有效減少空污 發電空污量大減有科學數據佐證

有關媒體社論批評能源政策一事,經濟部指出,社論內容多有謬誤,民主國家政策可受批評討論,但仍應基於事實討論。外界常以火力發電比率批評,事實上,近年來因燃煤與燃油發電比率持續降低,減少發電空污效果高達六成五,難道社論作者認為發電減少空污是錯誤能源政策,而排放更多空污才是正確能源政策嗎?

以下就各項事實謬誤提出說明,也提供社會討論的事實基礎。
一、發電產生的空污及排碳量較過去顯著減少:台電電廠空污排放量大幅減少,從2016年的10.7萬公噸,2023年已降至3.7萬公噸,減幅達65%;電力排碳係數已由2016年的0.530公斤CO2e/度,降到2023年的0.494公斤CO2e/度,是歷年最低。

二、台中電廠減碳減空污數據可受公評:2016年台中電廠用煤量為1773萬公噸,2024年為1208萬公噸,已大減565萬公噸;2016年空污排放量3.9萬噸,2024年空污排放量則為0.92萬噸,已減少近3萬噸,減幅逾7成(減76%)。

三、電價上漲的主因是俄烏戰爭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機:2022到2023年,台電燃料成本從過往的3千多億增加至6千多億,這才是虧損主因。事實上在戰爭前的年度,台電同樣有盈餘。政府也如其他國家一樣,編列預算補貼能源,敬請國會支持,避免造成能源通膨。

四、戰爭後全球許多國家也以大幅提高電價應對,以住宅用電來說,2020 至 2023 年間,韓國電價累計上漲 49%、英國漲 79%、法國漲 37%;工業用電方面,韓國電價上漲 87%、英國漲 120%、法國漲 139%,台灣顧及民生經濟影響,電價調幅已相對和緩。

五、綠電發展是從2010年開始,躉購價格逐年降低,且未來會直售需綠電企業:2011年的光電躉購價格平均為8.72元,近年價格則持續降低,且未來更多綠電會直售給需要綠電的企業,不必由台電收購。

六、核電使用年限是法律規定:目前核電廠使用年限規定於核管法當中,規定核電廠運轉執照最長為40年,經濟部尊重國會修法權利,但核廢處理是最大的社會溝通工程,也是使用能源的世代永續議題。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署李君禮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0、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chunlee@moea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夏峪泉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75、0910-668-295
電子郵件信箱:yhhsia@moea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廖芳玲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710、0912-089923
電子郵件信箱:flliao@moeaea.gov.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