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推動10週年 每年供產業逾5,900萬噸 內政部:持續佈建再生水建設 邁向智慧用水新時代
內政部今(29)日舉辦「再生水推動10週年」活動,並頒獎給榮獲「112年度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建設評鑑計畫」優等獎的高雄市、臺南市及桃園市。次長董建宏表示,臺灣在面對極端氣候對於民生、產業影響的因應對策,就是持續強化國內整體調適韌性,其中包含推動再生水建設,當大規模乾旱發生時,再生水即可發揮供水穩定的特色,增進產業水資源調度彈性,目前每年供產業使用逾5,900萬餘噸再生水,並持續在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及高雄6縣市擴大再生水建設,預計明(115)年底年總供應水量將提高超過1億噸,同時將強化污水再利用效能及建立下水道相關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以促使水資源永續循環及達成節能減碳目標,符合國家2050淨零碳排的重大政策發展策略,迎接產業與民生用水皆能平衡供給的智慧用水新時代。
內政部補充,目前營運中的再生水廠有高雄鳳山、臨海;臺南永康、安平;臺中水湳及桃園桃北共6座,同時行政院也核定推動國內16案再生水推動計畫,目前臺中福田、臺南仁德、高雄橋頭及楠梓4案興建中,其餘中壢、新竹、豐原、嘉義等6案皆依期程規劃中,待16座再生水廠全數完工後,全國再生水年供水量可達2億2,000萬噸,將有效提升國內應變氣候變遷影響之降雨型態、傳統水源開發不易等對應調適能力,並持續透過再生水建設,讓污水處理廠變成都市儲備水資源的小水庫,並經由法令修訂及配套措施,讓產業大量使用再生水,把天然水資源保留給民眾使用,以確保民生及科技產業用水無虞。
內政部表示,包括臺灣重要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對外強調「不跟任何人搶水」,其承諾119年生產製程要採用60%再生水。現階段,國內運轉中的臺南永康及安平2座再生水廠每年總供應1,716萬噸做為台積電產業用水。此外,中央也積極協助臺南仁德廠、高雄楠梓廠擴增再生水供應量提供沙崙生態科學園區及楠梓產業園區產業使用,並持續精進再生水產製技術,優化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機制,強化國內整體供水韌性。
董建宏指出,再生水建設之推動,需要中央、地方與民間相互合作,結合跨部會資源、產業技術精進等策略,這10年的推動已為國內水資源循環運用奠定良好基礎,為迎向再生水建設下一個10年的發展願景,除繼續深化跨部會及民間合作外,並串聯2050淨零碳排重大政策及國際發展趨勢,除拓展再生水跨域加值運用外,更要發展永續的水資源中心,從污水處理就落實減碳策略,整體建設要涵蓋提升氣候變遷調適能力與防災防洪、水資源再生、環境教育推展、休憩及綠地之公共空間與服務供給等,邁向整體永續發展目標。
今日出席大會貴賓,包括內政部董建宏次長、行政院綜合業務處彭紹博處長、水利署水源經營組江俊生副組長、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張添晉教授、中央大學工學院環境工程研究所莊順興教授、臺南安平水資中心王偉修廠長、台灣積體電路製(股)有限公司廠務發展處曾惠馨副處長、寶鼎再生水股份有限公司陳建谷資深經理、國土管理署於望聖副署長、及各部會、縣市、民間團體及學界代表等共同參與。
- 記者:內政部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