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志工以芋粿傳愛 千份古早味暖心端午

喜樂志工以芋粿傳愛 千份古早味暖心端午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五月端午將至,喜樂志工隊不走大眾路線,反而以炊粿香代替包粽香,於21日舉辦「喜樂志工,粿真有愛」活動,動員22志工,齊心用愛製作1,000份古早味芋粿,並分贈給喜樂保育院及瑪喜樂基金會500位服務對象,讓他們提前歡度佳節,品嚐不一樣的端午味。

喜樂志工隊隊長許盈米說,製作芋粿手續繁複,需先將芋頭去皮切丁,混入蝦米、豬肉等配料,炒香作料,後拌入米漿成糰,塑形捏成適當大小,再以蒸籠炊熟。而時值酷暑,志工們耐著高溫製粿不喊累,並留心每塊芋粿,不使其因溫差而出現裂痕、影響美觀。志工夥伴們共同用老手藝傳遞好心意,與弱勢者分享這份難得節日溫暖。

瑪喜樂基金會執行長林玉嫦表示,喜樂志工隊端午關懷活動起初也以包粽為主,後考量在地協會、團體紛紛興起包粽活動,希望能讓愛更創新,剛好志工隊內有幾位資深志工懷有絕佳製粿手藝,且芋粿是早期農村極富特色之懷舊點心,但因時代飲食文化變遷而罕見,故喜樂志工隊連續3年舉辦包芋粿活動,除了承繼傳統手藝,更讓喜樂對象端午換換口味。也感謝喜樂志工隊的全場付出,志工平均年齡56歲,依然活力十足,不計辛勞包辦製粿大小事,讓喜樂年年飄散芋粿香。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