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預防中風日醫師籲從日常飲食做起

響應世界預防中風日醫師籲從日常飲食做起
響應世界預防中風日,王新民醫師呼籲,預防中風從日常飲食做起。(圖/台灣中風健康照護協會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死於心臟血管與腦血管相關疾病,且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加中。台灣中風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王新民醫師表示,比起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腦中風對家庭的影響更巨大。當此525世界預防中風日,王新民醫師呼籲,正視如何預防中風之外,不幸發生時,「只要不放棄,奇蹟會發生」

王新民醫師的父親也曾經中風,他對中風患者家屬的苦,最能感同身受,所以積極透過台灣中風健康照護協會推廣腦中風相關知識。王新民說,他每天門診面對的是造成老年殘障失能最大主因的腦中風患者,患者年齡「從12歲到90歲」都有,患者的願望很簡單,就是生活能自理,不用再麻煩別人,能有尊嚴的活著,但突如其來的中風,卻讓這些患者的人生變了調。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中風患者近三萬人,若再加上二次、三次中風,患者數超過六萬人,這也代表許多家庭正受到中風摧殘。王新民建議,預防中風就從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做起,保持少油、少糖、少鹽的健康飲食方式,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定期健康檢查、避免煙酒、減少壓力、勿過度勞累等,都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

尤其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或有家族病史高危險群,更應提前預防避免中風的發生。王新民醫師指出,台灣醫療相當先進,可透過保養血管方式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血管抗氧化,阻止壞膽固醇囤積在血管壁,就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中風不幸發生時,越早治療可獲得恢復與改善的空間越大,但王新民醫師也鼓勵中風患者及家屬,中風治療無黃金期的限制,最重要的是找到有經驗的醫師,根據患者的狀況量身定制治療及復健的方式,國內已有慈濟大學「實證腦中風預防與治療成效評值計畫」的研究報告,證明有效的複合式中風治療,可突破治療黃金期的限制。

相對的,王新民理事長也提醒,不少腦中風患者覺得症狀有所改善後就不再持續治療或復健,甚至又恢復了原本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結果導致了二次、三次中風,相當令人遺憾。因此,見證過許多中風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情改善,重新找回人生希望的王新民醫師,特別選在「世界預防中風日」這一天,向患者和家屬喊話:「不放棄,奇蹟會發生」,只要掌握腦中風的正確觀念,預防中風也能和施打流感疫苗一樣簡單。



相關新聞


2025紋繡美甲美容鑑定賽登場 逾百人競技並與韓國交流


體態超標危害健康 危機四角色躍上台中國家歌劇院外牆


台灣近視率全球居冠 醫師:全齡化視力照護從家庭做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