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慘!買公設住小宅,公設比多少才合理?

買新建案都有公設比,老房子反而公設比較少,受到青睞。(圖片來源 樂屋網)
01│什麼是公設比?
公設比定義:先理解公設定義,公設指的是公共設施,在建物謄本中,載明標示了建物面積坪數,共分為三個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和共有部分,其中共有部分就是公共設施,屬於全部住戶共同使用部分,不屬於個人房屋的實際使用坪數,公設比指的是實際使用坪數和公共設施坪數比值。

要了解公設比多寡,可以檢視建物登記(圖片來源 大安地政事務所)
而公共設施又區分成兩類:大公、小公,差異如下:
大公:全社區住戶都能使用的空間,如大門門廳、警衛室或地下室...等。
小公:部分特定住戶能使用的空間,如特定樓層的樓梯間或電梯...等。
公設比的高低值,影響房屋實際能使用的坪數,差異如下:
◆公設比越高,使用坪數越低
◆公設比越低,使用坪數越高
因為建築法規定,為符合消防安全逃生救災原則,民國 2005 年7月新大樓逃生梯等都列入公設面積,因此高公設比建案已成為市場主流商品。
02│公設比計算?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公設比計算方式:
建物權狀中共同使用部分的持分坪數╱建物總坪數=公設比 X100%
但要注意,共有部分是不計入獨立產權的私人停車位的,計算時必須要扣除車位面積,因此若要更清楚理解營建署公設比計算方式,公式如下:
- 記者:樂屋網
- 更多房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