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立專欄】美麗新世界:白馬非馬、關稅非稅
![【王智立專欄】美麗新世界:白馬非馬、關稅非稅](/newsdata/science/knowing/20250210/73915400030986229005.jpg)
美國川普總統喜歡說Tariffs are a beautiful thing!但是關稅究竟美在那裡?還是他會說中文的孫女告訴他American 中文叫做美國,所以因「美」而美!?
其實,關稅是一種屏障制度,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旨在保護國內產業、增加政府收入和調節貿易。
但以近日美國原本將對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的25%關稅在最後關頭踩剎車為例,美國從一開始根本就不是為了要加徵關稅。最後一刻,當條件改成加墨各派一萬人到邊界戒備來防止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假設每一個警衛的成本是10萬美金,一年也才需要10億美元,和動輒幾百億到千億美元的美加/美墨雙邊貿易逆差所課的25%關稅金額相比,10億美元根本就微不足道!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如果川普威脅所謂「增加台灣半導體關稅到100%」為談判籌碼,那麼請問後面美國要的是什麼?
筆者認為川普要的就是台灣完整的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搬到美國去生產。而這個要求背後可能也是要求台灣的一萬人。但這次要的絕不是如加墨派往邊界的守衞,而是能到美國做先進製程和研發的台積電工程師。
為什麼? 因為迄今為止在美國仍做不出先進製程(2/3奈米)的晶片,不是因為技術「被偷走」(請問沒有擁有過的東西如何被偷走?)。Intel與三星同樣有能力買到美、日、荷等各國所生產的最先進半導體設備和高端材料,為什麼就一直做不出良率高、能在市場競爭的產品呢?因為缺乏「know-how」,翻譯成台語或可叫「眉角」,是經由長期的經驗所掌握的訣竅。所謂「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更何況是奈米級?
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過去美/韓的長項是自主產品一條龍的流程以及這樣的成功經驗。Intel依靠CPU雄踞PC/數據中心霸主30年,三星則是靠國家力量集中投資記憶體(DRAM/Flash)的規模經濟發展模式,也能獨領風騷20多年,打得美、日、德、台的廠商都不是對手。
當這些美好的成功經驗是習慣於利益和資源都壟斷在自己手中, 等到設計公司(Fabless、本身沒有晶圓廠)如雨後春筍的茁壯,帶來涵蓋幾乎所有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如互聯網、移動裝置、手機、無線寬頻3G/4G/5G/WiFi、到目前最熱門的AI晶片。突然間,這兩家公司淪為替人作嫁的角色來從事晶圓製造代工,真是情何以堪?內部的文化衝擊可想而知,再加上外部高强度且節奏明快的競爭,Intel/Samsung過去的霸氣作風,自然不能被其委托代工的客戶接受。本該高度緊密合作的「設計+製造」夥伴關係,請問如何維持?
地緣政治
過去幾年地緣政治的影響,政客們以國家安全為由,用外行領導內行的手段強行介入高度專業的領域,已經成為常態!
2018年,川普的第一任期內即以總統行政命令禁止Broadcom 併購 Qualcomm,理由就是國家安全!兩家美國公司因資源互補又不會造成產品壟斷而提出的商業併購,因此戛然而止。七年後的今天,資金市場對於兩家公司的評價已用錢投票,相信業內人士自有公斷。
當前的AI infrastructure論戰,美國政府才剛宣布由軟銀(SoftBank), Oracle and OpenAI等公司領銜,在未來四年共同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以確保美國的AI產業、國防資訊戰、工業發展等方方面面的領先地位。試問,影響到這一切的底層半導體製造技術,如何放心假手他人?
主權基金
日本首相石破茂剛剛結束到白宮的訪問,宣布日本將投資美國1兆美元,這其中包含上述軟銀的1000-2000億美元。而這個相當於日本一年GDP25%的金額,主要只是投資在美國的製造業嗎? 筆者認為,有一部份將會投資在川普總統剛剛才宣布有史以來第一個美國的主權基金。
而這個主權基金,可能是包羅萬象的戰略投資,也可能分成好幾個子基金,分別投資在各行各業如半導體產業控股(台積電、ASML、Intel、Samsung),生技製藥產業控股,人工智慧產業控股(NVIDIA、OpenAI)、國防控股(烏克蘭和加薩走廊),及地緣政治控股(如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等。這些主權基金規模可大可小,其實只要投資10%,能進入公司董事會並要求享有一席具否決權的董事即可。
請問台灣人是否信賴政府已準備好去投資「美」國主權基金了嗎?還是天真的以為派出經濟部次長到華府,心理盤算著如何少繳一點關稅即可了事?!
Tariffs are a beautiful thing, indeed!
- 記者:Knowing新聞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