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 技術與服務鏈盟正式成立:結合跨界能量,打造鏈上資產新動能

(RWA 技術與服務聯盟成立大會)
2025年4月2日,RWA 技術與服務鏈盟(Real World Assets Technology & Service Alliance)在「區塊鏈愛好者協會」會員大會中正式成立,成為協會旗下第三個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特殊議題小組)。該聯盟由思偉達、灣谷科技(BSOS)及博士旺三家區塊鏈技術公司共同發起,首任執行長由灣谷科技執行長黃朝秋擔任。
RWA 技術與服務鏈盟的構想始於2月20日,在「第八屆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產業高峰會」中提出,並於本次區塊鏈愛好者協會會員大會中獲得正式認可。該聯盟定位為推動實體資產代幣化的產業協作平台,目標是結合技術、法規、應用與產業需求,推動台灣 RWA 生態圈的融合與落地。
在成立儀式上,區塊鏈愛好者協會榮譽理事長詹婷怡致詞指出:「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在於虛實整合,RWA 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場景。若能由民間發起,構建完整生態系,反而能更有效促進監理與產業創新。」她並表示,已邀請台大法律系副教授楊岳平及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謝明華教授擔任聯盟的諮詢專家。
政大教授謝明華則指出,RWA 是傳統資產數位化的重要契機,「從農產、房地產到藝術品,都能透過代幣化提升流動性。」他也提醒:「RWA 發行最怕變成孤島,若只是單一基金或債券在封閉的環境代幣化,缺乏市場流動性,就失去代幣化的意義。關鍵是要打造可共用、可互聯的技術與金融平臺,讓這些資產真正『動得起來』。」
愛好者協會理事長高崎鈞則強調跨界共創價值:「我們希望打破 silo(孤島效應),讓過去彼此隔離的產業與技術社群能共同合作。RWA 就是從虛擬資產邁向實體資產的第一步融合。」
在大會的交流環節,三家發起公司代表—思偉達執行長鄧萬偉、博士旺執行長黃啟誠、灣谷科技執行長黃朝秋,分別分享了各自對於聯盟的期待與投入動機。
鄧萬偉提到:「我們三家公司在區塊鏈產業深耕七八年,一路走來看到市場逐漸成熟。RWA 是下一個可以實踐產業規模化的應用,這次成立聯盟,就是希望先建立基本盤。」
黃啟誠則強調:「RWA 的本質是信任,沒有區塊鏈就難以建立這種信任。我們面對很多資產方詢問如何讓資產變得更有流動性,這是聯盟最值得探討的議題。」
(RWA 聯盟期待組成的角色與產業類型)
作為聯盟首任執行長,BSOS 執行長黃朝秋則以系統化方式,說明聯盟定位與行動方向。他指出:「資產代幣化與穩定幣商用化是未來 3~5 年區塊鏈發展的核心議題。國際上如貝萊德的 BUIDL 案例顯示,發行機構越來越開放,甚至採用了公鏈技術,並與 Web3 公司深度合作,台灣應加快腳步參與。」
聯盟將推動跨界融合,包括:技術與法規、公私部門、Web2 與 Web3、台灣與國際、產學合作等。2025年將聚焦五項行動:RWA 讀書會、拜訪相關機關、教育訓練、國際交流、產業發展建言與研究報告。黃朝秋補充:「我們雖是由技術公司發起,但絕不只是談技術,歡迎法律、財會、資產方、系統整合商、金融機構、法人與學術界一同加入,一起共創融合的未來生態。」
RWA 技術與服務鏈盟的成立,象徵台灣在區塊鏈實體應用邁入新篇章,也為推動資產代幣化、強化虛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 記者:Knowing新聞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