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文專欄】一場謙和低調又自省的談話 英特爾陳立武改革成功 全體台灣人都會很感謝!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開展了,第一天就很熱鬧,我在線上聽了黃仁勳的演講,也去現場聽高通執行長的演講,確實聽到不少新鮮事。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那場與媒體十幾分鐘的短暫談話。
其實,陳立武甚至不是開記者會,他只是在宴請台灣合作供應商的晚宴前,講了一些話,然後媒體就退場了。
媒體只能隔著遠遠的距離,用拉長的鏡頭捕捉他的影像,在圍起來的一條線後面,聽他發表英特爾在台成立四十年的感言。
雖然真的不太像是與記者的見面會,但陳立武的談話,卻讓人感受到滿滿的誠意。不只是他與台灣有深厚淵源,還有他要如何改造英特爾,以及他對自己的方法與作為的詳細說明。
對於已陷入困境多年的英特爾來說,我覺得英特爾的董事會,的確為英特爾找到一位最令人期待的CEO。
對台灣來說,陳立武當然是一位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了,他用中文談了很多當年在台灣的學習,例如當年政務委員李國鼎邀請他,將美式創投帶進台灣,還有裕隆董事長吳舜文指導他,在中華民國開董事會要講中文,長興化工董事長高英士跟他說,在台灣是先做人、再做事等等。
陳立武講他在台灣的這些學習,許多前輩給他的提攜與指教,我是很有感受的。因為當年的國際華登創投,我從在經濟日報時代就主跑,幾位主管中還有我的大學同學。
而且,華登創投在台灣投資很多半導體與電腦相關案子,從精英、致福、友訊、國電、神通、億光、合勤,再到力晶、台灣矽成、典範、米輯等,每家公司我都跑過,都可以如數家珍。
在短短的十幾分鐘,陳立武談到自己的領導風格。他說,「我喜歡直接跟工程師溝通,因為訊息層層傳達會失真。」
他說,有時候英特爾內部有太多分層,在傳達上發生誤差。現在他會往下7、8層,直接與基層工程師對話,取得真實的數據資料,作為改善依據。
他也總是告訴同仁與客戶,「先告訴我壞消息,這樣我們才有機會解決。」他也跟員工說,如果他先從客戶端得知壞消息,「你(員工)的麻煩就大了」。
他跟在場很多台灣供應商老闆強調,「我也期望你們告訴我,英特爾的問題在那裡,這樣英特爾才會改善,大家才有機會一起成就。」
這樣的誠實文化,也正是陳立武推動英特爾轉型的關鍵。對於未來,陳立武也展現極大的信心,「我不是行銷人,我要用成果說話。英特爾要再度偉大,我們就要謙虛、傾聽、執行。這是英特爾的新DNA。」
陳立武說他不是行銷的人,這句話講得真好。
英特爾過去有輝煌成功的歷史,真正做出成績的,都是由工程導向的CEO所建立的。只是近幾年來的幾任CEO,開始走歪了,將財務、行銷等考量放在工程與務實之上,英特爾的競爭力才一路走下坡。
(陳立武列出Intel在台灣所有的合作伙伴)
陳立武指出,英特爾未來將朝兩大方向改革,打造最好的產品、並讓客戶真正感到滿意。為此,他已重整工程團隊架構,直接向他報告,確保產品研發方向明確,能推動半導體產業真正的大轉變。
他也強調,英特爾未來會持續聆聽客戶意見,與夥伴共同解決問題,「你會看到一個全新的英特爾。」
陳立武也坦言,英特爾某些產品仍有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公司正積極改革、補足缺口。「我們不能低估困難,但我相信,只要持續執行、執行、再執行,就能讓英特爾恢復元氣。」
我覺得,一位執行長願意把自己公司的問題都坦誠講出來,這就是一個很重大的成就了。這樣的話,以前的英特爾CEO,都不可能說得出口,我相信,也只有一位從外部進來的CEO,才會沒有包袱地承認錯誤,然後進行改革。
談到自己過去的經驗,陳立武笑說,當初接任Cadence執行長,原以為只是暫時過渡三個月,沒想到一做就是15年,最終帶領公司市值成長至877億美元,股價更從2.42美元攀升至316美元。
提到英特爾,之前他先擔任董事,後來他選擇離開,今年3月又被找回來當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說:「我會待到公司不再需要我的時候,可能是5年、10年,也可能是20年。」
陳立武講的這些話,或許有些不在他的權力範圍內,例如在CEO位置上可以做多久這件事。但是,顯然他的很多表白與作為,都很適合此刻危機四伏的英特爾。
因為,陳立武表現出來的,是很謙和、很低調的態度,是很願意傾聽大家意見的人,不像前任的基辛格,每天都很嗆,都在跟台積電叫陣。
此外,我也覺得,英特爾如今正在進行很重要的改革,相對於先前媒體不斷釋出英特爾與台積電的合資或合併消息,我是覺得萬萬不可。我相信陳立武也不會覺得這是一條可行之路。
如果英特爾真的要走合資這條路,最適合英特爾的對象應該是格羅方德,而非台積電。因為美國公司自己合併,文化上會更契合,與台積電合資或合併,只會引發更多的文化衝突。
此外,不只晶圓製造是陳立武的挑戰,改造英特爾的產品部門,才是更艱鉅的任務。
如今,佔英特爾營收逾4成的客戶端運算部門,還在靠30年前的電腦CPU產品支撐大局,在智慧手機及AI晶片上,更完全沒有跟上時代腳步。
陳立武在3月接任CEO後,已經將2奈米的旗艦晶片交給台積電代工生產,我也認為,這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如此英特爾才能與同樣下單在台積電的超微(AMD)競爭。
先累積英特爾在產品上的競爭實力,絕對是陳立武需要儘速完成的重要任務,比晶圓製造的改造工程更優先、更關鍵。
在昨天的晚宴上,包括華碩、聯電、廣達、日月光、宏碁等代表性台灣科技品牌皆現身致賀,表達對英特爾合作的高度肯定,也寄望在AI世代持續共創新局。
我也很相信,這些台灣合作夥伴,真地都很期待英特爾可以重振雄風,因為台灣資訊產業的崛起,最早的合作夥伴就是英特爾,因為加入微軟及英特爾的Wintel陣營,台灣才賺到第一桶金,累積了日後成長茁壯的基礎。
因此,英特爾與台灣的合作多過於競爭,也不用擔心英特爾未來的成功,會不會吃掉台積電的市場。其實,如果陳立武這一局能贏,讓英特爾重回市場,並與台積電良性正面的對決,讓半導體競賽步入一個更健康的局面,才是台積電的最佳劇本。
因此,最後我還是要祝福陳立武與英特爾,英特爾若能改革成功,絕對是好事,而且對台灣會很正面,因為英特爾與台灣合作多、競爭少,對整體產業,對美國,都是好事。
即使英特爾在晶圓製造上做出成績,對台積電一樣是好事一椿,因為台積電基礎雄厚,不怕競爭,英特爾表現好一點,台積電就不會太突出,成為川普總統要經常「問候」的頭號對象。
與台灣淵源很深的陳立武,如今接手美國半導體領導大廠英特爾的執行長,我相信他的壓力絕對很大,但我也相信,他過去的台灣經驗,也會是他帶領這個半導體巨人重回榮耀的重要憑藉,國與國之間的產業競賽,永遠都是既競爭又合作,但是,台灣與美國的產業,卻永遠是合作遠多過於競爭。
所以,真的要祝福Lip-Bu Tan,好好改造英特爾,拿出成績來,這樣全台灣人都會感謝您!
- 記者:Knowing新聞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