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源DeepSeek的崛起 有望加速太空探索自主化
中國近期推出號稱高效低成本,而且完全開源的「DeepSeek」人工智慧模型,震撼全球AI市場,也開始為AI應用的太空探索帶來新的機遇。AI技術被認為是管理日益擁擠的太空軌道,實現真正太空自主化的關鍵。
中國近期推出號稱高效低成本,而且完全開源的「DeepSeek」人工智慧模型,震撼全球AI市場,也開始為AI應用的太空探索帶來新的機遇。AI技術被認為是管理日益擁擠的太空軌道,實現真正太空自主化的關鍵。然而,儘管有太空基礎設施公司Loft Orbital等衛星營運商,在太空任務中整合AI方面取得部分進展,但AI技術在整個行業內的廣泛應用,仍處於初期階段。
[caption id="attachment_161491"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DeepSeek的創新將促進大型語言模型在太空領域的應用,進而提升太空系統的自主性。(示意圖/123RF)[/caption]
根據報導,中國的「DeepSeek」聲稱,與其他生成式AI相比,能明顯降低運算需求,達到高效模式。生成式AI是一種深度學習模型,分析大量數據生成內容、回答問題,最後根據學習模式推斷可能的結果。由於太空應用對頻寬和機載處理能力有嚴格限制,因此,開發出高效低成本的AI模型,對於太空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AI技術的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DeepSeek」以開源人工智慧(Open-source AI)的形式發布,允許公眾免費使用和修改,有望成為AI創新的強大催化劑。目前「DeepSeek」的相關資訊仍持續在更新中。但如果「DeepSeek」能夠在網路邊緣的設備中,或在較小的模型中高效運行,達到AI即時決策效果,將能為自主衛星、深空探索等資源受限環境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冷戰時期對美國的挑戰
一家使用AI開發軌道碎片減緩技術的美國公司「火星天空工業」(Martian Sky Industries)執行長道格拉斯(Douglas Marsh)表示,DeepSeek的創新將促進大型語言模型在太空領域的應用,進而提升太空系統的自主性。他指出,透過訓練,使系統能夠相互「對話」,定義其功能,將能加速太空系統自動化的進程,能更快解決問題。
美國政府承包商 ASRC Federal 技術專家 Isaac Passmore 預測,隨著中國 DeepSeek AI的崛起,AI領域將迎來更頻繁的「DeepSeek moment」(DeepSeek 時刻),這類事件將會對現有AI市場造成衝擊,下一次可能在18個月內發生。
資料來源:SPACENEW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這篇文章 中國開源DeepSeek的崛起 有望加速太空探索自主化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李佩璇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