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秀「黃仁勳手稿」 劉揚偉揭鴻海AI工廠藍圖、創世紀平台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20日登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率先在南港展覽館進行演講,揭示「AI工廠三階段模型」,並首次對外詳細說明「Foxconn Genesis」平台,將AI導入智慧製造、電動車、智慧城市等3大領域,象徵集團朝向AI轉型。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20日登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率先在南港展覽館進行演講,揭示「AI工廠三階段模型」,並首次對外詳細說明「Foxconn Genesis」平台,將AI導入智慧製造、電動車、智慧城市等3大領域,象徵集團朝向AI轉型。
[caption id="attachment_173650"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0日在COMPUTEX演講時,揭示AI工廠藍圖及創世紀平台內容。(圖/記者李琦瑋 攝)[/caption]
談到鴻海的AI轉型之路,劉揚偉秀出一張手稿,這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2023年鴻海科技日首度站台,於酒店會議室畫下的手稿,圖中出現「AI Factory」、「NVIDIA AI」等字樣以及汽車的圖案。劉揚偉說,「這就是一切的起點。」
延伸閱讀:COMPUTEX 2025/黃仁勳驚喜站台劉揚偉 暢談TEAM TAIWAN意義
劉揚偉表示,當初黃仁勳親手繪製的構想草圖,讓他思考許多,也改變他的一些觀念,促使鴻海開啟AI工廠的轉型之路,「AI工廠三階段模型」以「先虛後實」驅動,鴻海先透過NVIDIA Omniverse建構數位孿生工廠,先用數位模型模擬工廠運作,從而優化整體設計,最終才建設實體工廠。
[caption id="attachment_173652"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0日在COMPUTEX演講時,秀出「黃仁勳手稿」,稱該手稿促使鴻海開啟AI工廠的轉型之路。(圖/記者李琦瑋 攝)[/caption]
劉揚偉強調,這樣的順序不僅能降低建廠風險,也讓設計與製造更高效,「未來的工廠,物理建設會是最後一步。」
劉揚偉提到,他發現AI無法完全取代人類,雖然生成式AI(GenAI)可以處理瑕疵修復、性能調校到流程協同等8成的工作量,但剩餘2成的工作量仍需由熟練的技術人員來完成,因此鴻海現在的策略是讓AI和人類共同合作,各自發揮強項;鴻海也建立了一個中央的AI模型,由中央團隊負責訓練通用模型,再分發到各個地區工廠,各地再用當地的數據進一步訓練,然後再把學習成果回饋到中央,形成一個可自我演化的AI架構。
除了工廠改革,鴻海同時展開智慧電動車與智慧城市2大平台建設。E-Bus電動巴士已於高雄運行,累積大量街道資料,進一步推動智慧電動車平台的發展,並與政府單位、合作夥伴共享這些數據,推動智慧城市應用。劉揚偉說,鴻海打造的智慧城市平台將交通、醫療、建築等模組整合為統一介面,支援政府、企業與市民的數據與知識共享,目前已在高雄試行,預計1年內正式對外發表成果。
劉揚偉強調,這3大應用領域須由AI工廠提供動能,因此,鴻海研發自主AI模型「Foxconn Brain」,作為未來製造業、電動車與智慧城市開發的產業AI助理。該模型建構於Meta LLaMA 3與4的開源基礎上,並針對製造、電動車與城市治理3大場景進行語料訓練,並以高雄資料中心作為運算基地,將採開源方式釋出,推進技術演進。
配合FoxBrain部署,鴻海宣布AI資料中心3階段建設計畫,總規模將達100兆瓦,首波20兆瓦預定落腳高雄,其他還在尋找臺灣具備供電條件的地點。
最後,劉揚偉提到,隨著各國GDP持續提升,低薪工作逐漸找不到人願意做,過去多透過外包或引進移工方式解決,未來將由「GenAI+機器人」接手,能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鴻海也將與媒體合作推動機器人創新社群,盼深化臺灣在AI與自動化技術上的產業地位。
這篇文章 COMPUTEX 2025/秀「黃仁勳手稿」 劉揚偉揭鴻海AI工廠藍圖、創世紀平台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李琦瑋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