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金馬導演蕭菊貞勉清大畢業生做「造山者」


推出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金馬導演蕭菊貞勉清大畢業生做「造山者」


國立清華大學25日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最近推出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的金馬導演蕭菊貞擔任典禮致詞嘉賓,她細述自清大經濟系畢業後,如何走上創作之路,獲得2座金馬獎和國內外許多電影獎項肯定的歷程,並勉勵畢業生,「我相信你們也將是臺灣未來的造山者。」記者李琦瑋/新竹報導


國立清華大學25日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最近推出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的金馬導演蕭菊貞擔任典禮致詞嘉賓,她細述自清大經濟系畢業後,如何走上創作之路,獲得2座金馬獎和國內外許多電影獎項肯定的歷程,並勉勵畢業生,「我相信你們也將是臺灣未來的造山者。」


[caption id="attachment_174492" align="alignnone" width="2560"]
推出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金馬導演蕭菊貞勉清大畢業生做「造山者」
金馬導演蕭菊貞勉勵清大畢業生,「我相信你們也將是臺灣未來的造山者。(圖/清大提供)[/caption]


蕭菊貞勉畢業生在文化共感中找到歸屬


蕭菊貞1994年畢業於清大經濟系,為清大傑出校友,曾任記者、紀錄片導演,1999年及2000年連續2屆得到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現為清大通識教育中心與人文社會學院教授。


延伸閱讀:下場打球改變世界!中研院長廖俊智勉畢業生:AI無法取代勇氣與韌性


蕭菊貞近期花5年拍攝新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訪問超過80名見證產業的重要人物,梳理出臺灣半導體傳奇歷史的脈絡,將於6月13日全台上映。


蕭菊貞說,紀錄片雖然說的是別人的故事,但每拍完一部片,她都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文化和歷史。因此,她想和學弟妹們分享,無論你今天是哪一個科系、哪一個專長畢業,都要去找到自己的價值,為它努力,為它奮鬥。


「請你們相信自己是有力量的,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為臺灣這個我們生活成長的地方,貢獻一己之力,共創未來。」蕭菊貞呼籲畢業生不要害怕面對歷史,要從前人的經驗中汲取寶藏、在文化共感中找到我們的歸屬感,這樣才能讓自己站得更穩,更有底氣和勇氣迎戰未來!「我相信你們也將是臺灣未來的造山者。」


校長高為元期許畢業生成為「世界公民」


清大校長高為元則期許畢業生成為「世界公民」。他認為,不一定要周遊列國,或是有很強的外語能力才是世界公民,重點在於開放的心態、不受刻板印象及標籤侷限、願意聆聽並嘗試理解不同的人,「將自己的才能運用到更廣大的社會,與世界產生共振。」


高為元表示,本屆大學部畢業生入學時,正值嚴峻的疫情,心中不免焦慮、徬徨,「在不平凡的時代之下,你們克服了種種難題,這個時候當然能為自己驕傲一下。」


高為元說,人生是由一次次的選擇與行動累積而成,重點不在於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而在於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他最後祝福2025級清華人,「請懷抱好奇與勇氣,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清華半導體學院培育出第一屆博士


清華大學表示,該校半導體研究學院本學年畢業生包括3位博士生及48位碩士生。學院史上第一位博士是「元件部」的姚怡如,她已於3月底完成學業,畢業前即獲得台積電研發職位聘約,從上個月起正式投入業界。


姚怡如原就讀清華工科所碩士班,後轉入半導體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受教於教授吳永俊。她分享選擇留在臺灣深造的原因:「臺灣的半導體領域實力是世界級的,清華正是這場科技浪潮中最重要的學術核心之一。」


攻讀博士期間,姚怡如以第一作者身分發表多篇頂尖期刊論文,並參與專利開發。她表示,學院課程在院長林本堅培育「專才、通才、活才」的理念下,橫跨材料、製程、元件到系統整合,強調「橫向整合」與「縱向深耕」,讓她進入台積電後能迅速理解產品的整體開發流程。


這篇文章 推出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金馬導演蕭菊貞勉清大畢業生做「造山者」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