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震後患創傷症候群 「希臘英雄」從救人到自救

花蓮大地震滿一週年,當時受困太魯閣的希臘籍台灣女婿Dimitris Belbas英勇救人,被封為「希臘英雄」;然而,他隨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直到最近才逐漸走出陰影,也希望回花蓮協助重建。

「每次談起地震,我就像再經歷一次,」現居新加坡的Dimitris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視訊專訪,談及地震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及逐漸復原的心路歷程,坦言最初極為煎熬。一年內他曾6度訪台,卻始終未踏足花蓮。

去年4月3日,花蓮東部外海發生規模7.1強震,釀20死、逾千傷。Dimitris與妻子、岳母及另8人受困於因落石坍方阻斷的太魯閣白楊步道。

擁有20年童軍資歷的Dimitris先協助5人逃出後,再與警員、公園管理員返回原地,合力救出一家5口,英勇的行為讓他被媒體封為「希臘英雄」。

脫困後數天,Dimitris與岳父、前駐紐西蘭代表蔡爾?接受中央社專訪,回憶救援過程,不時將目光投向身旁的水瓶,「看看是不是在搖晃」,讓記者印象深刻。如今他輕鬆地說,最近回台時「已不再盯著水杯,看它有沒有在晃了」。

這個看似平淡的轉變,背後其實是一段漫長且未完的自我療癒之路。

腦海重複地震畫面「英雄」罹患PTSD

談起地震後的創傷,51歲的Dimitris說,「不只有一點點,而是徹底的PTSD」,最起初幾天,他感覺自己生病了,十分虛弱,也吃不下東西。

地震後的3個月內,他曾與不同人,包括台灣和希臘的童軍分享救援過程和運用的求生技巧,但自己總是「有些不對勁」,情緒激動、哭泣,腦海會反覆重現當時的經歷與感受,談起地震,記憶仍「猶如昨天」般鮮活。

每當有人向他致意,問起當時的狀況,他總是淡化、迴避互動,「前幾個月真的很痛苦,只要提起那天的事,就會把我整個人拉回到當時的情緒裡」。

意識到情緒異常後,Dimitris不再壓抑,求助長期諮詢的心理治療師,開始學習如何理解創傷、與情緒和平共處,並暫停接受媒體訪問,直到狀況改善。「我故意做出這個決定,試著讓自己與地震、與那段經歷保持距離,才能慢慢復原」。

Dimitris說,有很多人,特別是男性,常會迴避談心理健康議題。社會期待他們堅強,認為他們是家庭、事業有成的人,怎麼會表現出脆弱的樣子。

「我們真的很幸運」 珍惜開啟復原之路

但罹患PTSD後,他說,無論性別、年齡或成就,適時尋求幫助是正常的。「人與人間的角色會交換,否則每個人都得是超人。......我們不是超人。」

接下來的半年,從事航運金融行業的他刻意減少出差,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太太和兩名女兒,重新學會過平靜生活,並從情緒餘震中復原。

他說:「我們試著珍惜當天得到的禮物 ——那天我們真的很幸運」。對倖存者來說,這場經歷是一個提醒,「不應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他不斷思考這段經歷的意義:「我們能不能在那個當下,甚至之後,讓這一切變得有價值?」

經過近一年的調適,今年3月,他在香港的一所小學分享求生技巧。他告訴聽眾,「做好萬全準備是很重要的」,如果要去山上,要帶好適當的衣服、鞋子、外套等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可能遇到什麼狀況」。

Dimitris也謙虛地說,他在地震當下的作為稱不上是超人,「我深信每個人在某個時刻,都能對他人提供幫助,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在專訪中,他更特別希望外界多關注心理健康議題。

「我現在比較有自信,可以再談起那天的事,包括心理健康的部分」,也能從「另一角度」看待花蓮地震當天,反思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他坦言,其中一個例子是,強震發生後,自己應該多花些時間陪伴家人,而不是那麼快就離開台灣、重新投入頻繁的出差工作。

感動受困者對自己的信任 彼此成為「新家人」

被問到當天從白楊步道逃出的11人有否有再聯絡,Dimitris說,去年5月大家曾受邀觀賞中華職棒味全龍隊的比賽,由他為球賽開球,之後大家也一起聚餐。

「他們 (除他妻子與岳母以外的8人) 帶禮物和感謝卡來,真的很好、很感動」,Dimitris回憶,「在那樣極為危險的一天裡,延續出這麼美好的事情」。

他更形容那2大3小的一家5口是他的「新家人」,並表示自己至今仍與他們保持聯絡,「我想這段關係會盡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Dimitris說,他當時告訴這家人的父親,他先協助妻子、岳母和另3名女性脫困,會再回來救他們。這名父親相信他,和太太及3名小孩留在原地等,「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信任」,每次見面,「我總會特別激動」。

期待一週年家庭聚會 願重返花蓮助重建

300多天過去,花蓮努力邁向復原,無論道路景點、在地產業,還是人們的生活與心理都仍承受震後餘波。白楊步道至今未開放,時間彷彿停滯於此。

Dimitris這一年內因工作、為味全龍開球、家庭等因素訪台6次,惟未再踏足花蓮。如今已能控制PTSD,他說,非常願意再重回花蓮,協助當地社區的重建。

「或許我們該試著想想,能用什麼方式幫助(花蓮)。」他認為,對切身經歷過那場地震的人而言,那份恐懼從未真正離開,但必需學習與它共存。

他說,強震一週年當天,岳父、岳母等家人將齊聚新加坡,一起享用一頓溫馨的家庭晚餐。對此,螢幕上的他眼神柔和、充滿期待。

但是否會把花蓮地震的話題帶到餐桌上,他坦言還不確定。「我們現在很開心,也很幸運能在一起。我想,這就是我們想要慶祝的。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